新时代团结奋进的使命与担当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和群众游行,全国各界各族群众以不同形式欢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主题从“奋斗”“团结”到“前进”,从历数“‘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到提出“前进征程中”三大历史任务,为我们继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努力奋斗,明确了“方法论”“路线图”和“任务书”。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团结奋进的根本要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领导是我们最大、最核心的发展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如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更需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鲜明优势,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二)坚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今年国庆庆典的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受阅部队将士们虎虎生威、富有战斗力的英姿,也展现了广泛参与的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群众自豪、振奋、喜悦的神情,凸显了中国人民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充满希望的集体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讲话中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党和国家一直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民生工作,使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自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要“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凸显的是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发展观”,中国不仅把本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愿意同全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体现了中国的大格局、大担当、大自信。

(三)坚持团结奋斗是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经济总量从建国初期仅占世界GDP份额的4.5%,发展到2019年上半年成为全球GDP总量前十国,中国经济实际增速最高;从世界最大的贫困人口国,努力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新跨越,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从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通货膨胀严重、城乡交流瘫痪的烂摊子,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检阅式上牌号为1949的阅兵车、战旗方阵中飘扬的100面军旗告诉我们,多少英雄的流血牺牲方换得今天的太平盛世;群众游行从“当家作主”“艰苦奋斗”到“希望田野”“春潮滚滚”,再到“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民主法治”,无一不体现几代中国人团结一心、接续奋进的伟大历程。“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我们要继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努力,“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团结奋斗是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着力强化新时代团结奋进的重要支撑

(一)塑造良好的集体精神面貌,增强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人民群众自发团结起来,这正是中国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面对越来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更应当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将良好的集体精神面貌和爱国情怀转化为行动力、生产力,投身到祖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努力当中。

(二)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血液,成为全社会接力奋斗的基因

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领导指挥方阵、火箭军方阵、院校科研方阵等首次出现和16枚东风41的压轴出场,表明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培育成为提升国防实力的重要引擎。国庆联欢会上数字表演与仿真高科技、立体化焰火等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导演手法及呈现方式的创新,给全国人民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创新早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和生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不仅仅体现在引领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更体现在助推国防实力提升,保障改善民生、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反复强调“创新”并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未来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创新引领战略,让创新创业精神融入每一个人的血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合力打造和发展利益共同体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各个区域要放大自身优势融入国家整体发展,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从区域合作、区域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多方面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差异化、生态环保联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着手,合力打造和发展利益共同体,推动各区域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践行不同区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赵执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