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奖励扶植 破解人才引留难题
长治市出台《柔性引才支持奖励办法(试行)》
1 发布会现场
10月10日上午,长治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长治市出台《柔性引才支持奖励办法(试行)》新闻发布会。市委人才办主任张学良,市财政局副局长吴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处级干部叶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调研员李占青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与会媒体
《办法》围绕“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单位自主、绩效激励”的原则,创新引才方式、拓宽引才渠道,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主要呈现出引才方式灵活、鼓励在市外建立研发机构、评审方式更专业三个特点。
长治市委人才办主任张学良回答记者问
长治市财政局副局长吴兴回答记者问
“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在“柔性引才”上做文章
近年来,长治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吸引了一大批人才落户长治、创业长治,营造了人才集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但受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端人才引进难、留用难日益凸显。同时,长治作为资源型老工业基地转型试点,经济社会发展亟需大量有效的人才科技服务。为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长治市结合自身实际找差距,本着“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则,创新实施“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结对帮扶、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多渠道柔性引才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开展柔性引才工作。
《办法》规定,柔性引才扶持奖励,以项目为主体,按照业绩成果优先原则,以取得的实际成效为主要衡量标准,按照引才方式、人才类别,分层次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扶持。
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处级干部叶菁回答记者提问
长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调研员李占青回答记者问
“以用为本、支持研发”,在打造“人才飞地”上谋突破
长治市属内陆中小城市,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人才发展平台有限,企业研发水平相对较弱,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有效缓解本地高端研发人才短缺,企业创新和攻关能力不足等问题。长治市鼓励企业到市域外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人才聚集等地区,建立隶属于本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就地吸纳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端技术资源,拓宽引才思路,打造“人才飞地”,助推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办法》规定,企业在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工作,给予建站单位最高100万元的建站支持;实现成果转化的,最高给予100万元转化扶持奖励资金。特别是明确研发机构全职引进的人才,比照享受长治市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对开展柔性引才工作企事业单位,也享受相应支持奖励政策。
记者提问
“简便有效、务实管用”,在“引才评价”上求创新
针对以往人才评定评价分类不明确,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的现状,长治市采取由行业主管部门聘请相关行业领域具有评定资格的权威专家学者组建“评审认定委员会”的办法,通过“一事一议”,实行“一企一策、一人一评”,真正达到柔性引才精准、专业、便捷。
《办法》规定,柔性引才评审程序分为组织申报、初步评审、专业评审、会议议定、政策兑现五个环节,评审认定委员会结合项目可行性、发展前景、人才潜力等,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认定,并提出拟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的建议,确保评审工作精细化、专业化,达到精准引才的目的。
记者 丨 江瑛 焦颖媛 王力立
编辑 丨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