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辽宁营口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园的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52个项目投入运营。营口市长许桂清说,营口既有“一带一路”和沿海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加成”,也有自贸区、综保区以及港口等重大资源平台的支撑;既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改革示范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众多试点的引领,也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的“光环”。今天的营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当天开园的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位于站前区的原营口市“老三馆”,即营口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迁出后的闲置楼宇。这个曾经的营口文化地标,正成为营口平台经济的新地标。产业园一楼的人才劳动力市场,20个实体招聘席位并不算多,“硬核”却来自千万量级用户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当天招聘、当天入职的精准对接。二三楼的BPO产业基地正承接多家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呼入呼出、数据处理审核等流程外包业务,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5000个坐席集聚了7000个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产业园方面称,八层楼的产业园,年底前入驻企业将达到60家,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税收6000万元;预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税收5亿元”——“百亿楼宇”的预期指日可待。
2·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搭建高科技企业发展新平台
据山西日报消息,2019年以来,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的集聚集约优势、示范带动效应,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从招商环节就不断加强产业转型,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企业活力,为开发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开拓新局面。技术创新离不开企业的自觉探索,也离不开好的政策扶持。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不断为辖区内的企业发展加强政策配套,从创新主体培育到创新项目研发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全面支持。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边玉林介绍:“开发区2018年投入科技发展资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孵化器的房租补贴和科技项目的扶持,其中,科技项目2018年立项17个项目,扶持金额766万元,专利补贴达10万余元。”
[中经云端·国家级园区]
1·昆明经济开发区:融媒体中心揭牌
据云南日报消息,日前,云南首个开发区融媒体中心——昆明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昆明经开”融媒App也同步上线运行。昆明经开区融媒体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提升新闻生产能力,充分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拓展服务功能和信息汇聚,探索昆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开发区模式。上线仪式上,“昆明经开”融媒App和“经开之窗”有线电视门户平台的服务功能尤为亮眼。在辖区的市民群众,打开电视就能进入“经开之窗”有线电视门户平台,不仅可以收看电视新闻节目,走进经开、新闻中心、经开映像、招商引资、经开党建、民生服务6个子菜单依次展开,让电视屏幕也成为了一块互动屏。当天,AI虚拟主播“小明”也正式亮相。该中心负责人表示,AI虚拟主播“小明”的诞生,是昆明经开区引入AI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创新融合的一次尝试。
2·长沙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
据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消息,2019年10月16日(星期三)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实验学校项目签约仪式在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举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经开区管委会、长沙县人民政府三方签订《长沙县人民政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书》,这既是区县推动教育提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成果,更是发挥三方优势、推动共赢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童小娇、江正云、何文、欧立新、邓剑、章醇,区工管委领导张庆红、贺代贵、常利民、袁钊,县领导白玉、彭正球出席签约仪式。近年来,长沙经开区围绕“两个率先”发展目标,”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优化年”“腾笼换鸟突破年”,将营商环境的优化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切实增强企业满意度与员工幸福指数,着力打造宜居宜业配套环境、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3·沈阳高新区培育新动能 重磅推出“产业促进政策20条”
据沈阳日报消息,沈阳高新区“产业促进政策20条”系统性、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在支持方式上灵活多样,具有系统性、覆盖面、易操作性等特点,既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推动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又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突破:一、沈阳高新区是东北第一个构建“1+N”政策体系的高新区,在全国也能处于领先地位;二、沈阳高新区政策体系是东北最全面的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涵盖存量企业提升、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国际化促进和人才集聚等5个方面61项支持条款;三、沈阳高新区政策是东北最方便使用的政策,各类主体只需一个政策文本就可了解、指导申报沈阳高新区所有政策,此项政策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四、沈阳高新区政策条款支持对象和支持方式与时俱进、与全国最前沿的做法基本接轨,领先于东北其他高新区。例如,助力产业共同体探索的大企业平台化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场景开发支持等条款。五、“1+N”政策体系,在立足沈阳高新区“7+8”个部门以及高新区主要领导分管的行政区4个部门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略有突破,此举旨在确保政策易落地、能执行,突破主要为确保政策的前瞻性,实现政策对工作的引领,由政策创新推动工作创新。
4·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 新计划力驳“制造业过时论”
据科技日报消息,2019年5月,余杭经开区企业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相关涉企事项审批单位进驻办公,以政务服务项目“快办结、优体验、全透明”为目标,向企业提供多项行政审批服务,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1500万元,从向余杭经开区申请产业引导基金到最终获批,一次也没跑,事情就办下来了。”杭州微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清刚惊叹道,整个服务中心就像“大管家”一样。开办企业行政服务中心,只是余杭经开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三服务”工作的内容之一。近年来,余杭经开区围绕优势产业,根据产业数字化特点,搭建起多个服务平台,不断为企业“松绑”减负。余杭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经开区出台了《关于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不仅正式成立了“三服务”小组,更明确以“2+6”“红黑榜”为主要工作内容,建立了一套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
5·江西南昌经济开发区、临空区134个项目签约投产
据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消息,金秋十月,南昌招商引资迎来收获季。2019年10月29日,南昌经开区、临空区(赣江新区经开组团、临空组团)举行“2019年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现场集中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共计134个,总额超1100亿,项目涉及电子信息、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医药、家电制造、总部经济、创新平台、航空物流等产业。其中,集中签约项目61个,投资总额约450亿元;集中开工项目34个,投资总额约439亿元;集中投产项目共计39个,总投资约227亿元。记者了解到,2018年南昌经开区、临空区(赣江新区经开组团、临空组团)园区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全区现有企业6000余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20多家,已经形成“4321”格局。其中,“4”是指“400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3”是指“300亿级”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2”是指“200亿级”的医药食品产业、“1”是指“100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2019年1-8月,南昌经开区、临空区(赣江新区经开组团、临空组团)实现园区总收入2543.44亿元,增长11.29%。在2019年上半年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南昌经开区在全省99个开发区中的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两项指标排名第一。
6·山东临沂经济开发区:培育品牌强健企业筋骨
据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消息,山东临沂经开区以“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为发展主轴,开展重点行业品牌培育,培育更多辖区内优秀企业成为中国品牌。近日,2019年度欧洲质量奖评选结果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揭晓,山东临工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得该奖项企业。这是山东临工继荣获山东省长质量奖、全国质量奖、亚洲质量卓越奖桂冠后,收获的一项世界级奖项。借助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的“质量强区和品牌兴区”发展战略,品质驱动、品牌引领已成为开发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众多像山东临工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踏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本次参评欧洲质量奖,考验的并不只是山东临工产品质量,更是对企业整体运营质量的一次检验。”山东临工总经理文德刚说。近年来,山东临工持续导入精益生产、黄金供应链、过程控制等先进理念与信息系统,位列世界工程机械50强,产品涵盖装载机、挖掘机等100多个品种,已成为中国三大工程机械出口商之一,产品销售至132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