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
周末的重磅消息很多,首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PMI吧。
11月30日,统计局公布: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2,预期49.6(前值49.3),自5月以来首次重回荣枯线上方,超预期回升!
制造业PMI一般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公布,是反映经济好坏(景气度)的一个先行指标。
制造业PMI分类指数包括13项,涉及采购、生产和流通等环节:
对于PMI来说,50这个数字很重要,叫做荣枯线。
如果PMI数据高于50,说明制造业景气度高,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如果PMI数据跌破荣枯线,说明内外需全线走弱,制造业景气度低,经济下行。
而这一次,11月PMI达到50.2,较10月明显回升,创下4月以来新高,而且年内首次超过18年同期水平,一改颓势,指向制造业景气大有改善!
另外,从分项来看:需求指数和生产指数都双双大幅回升。
11月数据的回暖,说明前期逆周期调控开始起效果了,反映政策层面发力托底经济,经济筑底企稳的已经出现了曙光。
不过,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这次PMI的回升,主要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所致:
第一,10月地产加速开工,此外,9月审批的大量项目落地,投资性需求阶段性好转,钢铁,水泥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反弹。
第二,出口订单的改善,应该是跟欧美圣诞节采购有关。
第三,由于前期库存较低,11月PMI反映了阶段性补库存的需求改善。
所以,单个月的数据波动并不能说明经济就已经企稳,并且出现了“新周期”,还需要未来2个月的数据进一步验证。
判断经济走向,就跟判断股价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把“浪花”当“浪潮”,或者把“浪潮”当“浪花”。
不管怎样,这也算一个好消息。明天早盘至少会有一个高开吧。
01
大盘
周五,虽然指数出现调整,但其实只有部分消费白马和科技白马跌幅较大,其他很多股票都开始慢慢企稳了。
在A股中,每当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消费白马出现补跌时,就预示着短期的调整可能要见底了。
那么指数会止跌反弹吗?
12月份,值得关注的是以下3件大事:
1,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于12月中旬召开。
2020年很特殊,不仅要完成“翻一番”的目标,还是三年三大攻坚战(防范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收尾之年。
这次会议是否会继续定调“加强逆周期调节”,或者有更大动作,成为关注重点。
2,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宽松?
周末,易行长发文提出“总量稳定,精准滴灌”,可能会是未来货币政策的指导方针。也即意味着,大幅降息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每次5bp的LPR降息可能还会有几次。
3,中美贸易协定是否达成?
12月15日,美国将会对中国剩余商品加征关税。在此之前,是否能达成协议充满了不确定性。
随着以上几件大事的预期逐渐明朗,指数应该会选择一个新方向。
对了,有一个利好是,今晚券商都谨慎多了,没人再喊牛市了。尤其是,牛市的大本营,中信证券也罕见看空短期走势。
既然他们集体看空,那么短期真的就要反弹了!
02
板块
板块机会,说三个新方向:
1,券商
11月29日,证监会表示:为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将鼓励和引导证券公司充实资本、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证券行业做大做强。
券商股的长期逻辑是: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以及中国从“间接融资往直接融资”转化,券商必当承担更多的责任。
另外,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内资券商将直面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这就倒逼中国的头部券商必须尽快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
这个逻辑一直存在,而且利好中信,华泰,广发等头部券商。
而券商的短期逻辑,往往只跟市场是否产生了“牛市预期”有关。如果货币宽松了,或者有新的改革措施给券商增加新业务,券商往往会有行情。
否则,只会伴随指数随波逐流。
2,水泥
近一个月,全国水泥到处都在涨价。
不少人抱怨:“都涨了!所有品牌都涨了!”“现在是有钱都买不到水泥!”
从数据来看:
目前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产销率在 95-100%,延续旺季行情;8 月底以来,南方区域价格上涨 100-150元/吨,两广、两湖、江西、福建等地价格已超去年同期。
水泥价格的涨跌,主要看两方面:
一是来自房地产和基建这两个行业的需求情况;
二是各大水泥厂商的库存情况。
而本轮水泥上涨主要是因为:
1)10月份地产数据全面超预期表明水泥需求有韧性,尤其新开工及施工面积维持高位,地产带动的水泥需求有支撑,20年仍有望超预期;
2)基建在政策催化下明年将确定性复苏,当前华北、西北价格已明显超去年同期,将奠定明年价格高基数,基建链复苏带来业绩及主题双催化;
3)控产能和错峰生产效果显著。
从估值来看,目前的龙头企业估值普遍在 6-7 倍。
随着水泥企业盈利中枢及稳定性提升,资产负债表进一步修复,高分红背景下,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这两天水泥股调整了一些,我觉得仍有配置价值。
3,房地产后周期
最近,兔宝宝,三棵树,蒙娜丽莎等股票悄悄地上涨了很多。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属于地产后周期行业。
传统的房地产投资分析框架一般遵循着这样的总体思路:
拿地-新开工-期房销售-施工-竣工-现房销售,商品房销售状况是判断房地产投资的核心变量。
然而2018年以来,由于新开工-施工-竣工传导不畅,导致竣工增速迟迟不见好转。
而近期,随着竣工面积转暖,板块的行情也慢慢起来了。
房地产竣工了干什么?肯定要装修,买家具是不是?
所以,竣工产业链主要包括涂料、瓷砖、厨电、家居、装修等行业。
一般涂料、地砖滞后竣工3-6个月;厨电滞后6-9个月;地板滞后9-12个月;其他家电滞后1-1.5年。
目前看,涂料,瓷砖等行业个股已经有所反应,比如三棵树(墙面涂料),蒙娜丽莎(瓷砖)等已经涨幅不小。
厨电,家电等尚未充分反应。后面或许会有机会。
……
对了,30日晚各地屠宰场结算价呈现大幅上涨现象,生猪采购难度偏大,大企业猪价上涨表现明显,短期猪价将呈现上涨态势。
虽然近期猪肉价格跌了20%,但是春节就到了,哪有不涨之理啊?
……
另外,注意下解禁的情况。
首发股东解禁比例最高的是如通股份,解禁比例74%;定增股东解禁比例最高的是首旅酒店,解禁比例10.8%。另外,近期跌跌不休的太辰光,也是因为解禁。
03
交易
我觉得,部分涨幅较高的消费和科技白马,调整还没结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
而部分科技龙头,周五表现不错,很显然是在补涨。
说白了,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
另外,银行,地产,航空(油价暴跌),钢铁,水泥等低估值板块,还是有配置价值的。
但是,切记,尽量低吸,不要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