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蜂蜜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相信大多数家长在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在祈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不要总是哭闹撒泼,因为孩子的哭泣声简直就是惹火家长的魔音,一直不停,家长的怒火就会越来越旺,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哭泣的事情上都是会忍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怒吼孩子:“不准哭,憋回去”,但其实家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不知道家长们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伤害程度可以说是加倍的。
为什么孩子哭泣时,家长不要说“不准哭”?
1. 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在哭泣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觉得这件事情委屈或者是觉得妈妈的这种做法不对,但是家长们一般不会分析孩子的心理,只要是孩子哭了,家长就会更加生气,而你越生气,孩子也会觉得委屈,你越是不让他做什么他就越是想做,所以当你说不准哭的时候,是命令的口吻,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想和你作对。
2. 会让孩子自闭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是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的,更别提怎么去发泄怎么去安抚自己的情绪,所以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会觉得烦躁于是就会怒吼孩子,让孩子不准哭,可是孩子没有发泄的方式只能哭,可是你不让孩子哭就是堵住了孩子的唯一发泄途径,这样孩子非常容易自闭。
3. 孩子容易情绪走极端
这就是当你给一个气球一定的压力时,气球会选择爆炸一样,孩子本来是一个气球,可是你一味的去挤压孩子,当孩子哭泣时就说明孩子是真的伤心或者是难过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是在怒斥孩子,孩子只会被你压的喘不过气,于是就会容易有极端的举动。
面对孩子哭泣时,家长要怎么做?
1. 给彼此空间
孩子一般不会轻易在父母面前哭,一旦孩子真的哭了那就是说明孩子可能真的觉得难过了,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再一味的追着去给孩子教育,大家都是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思考的,家长最好,给彼此空间,先让孩子和自己都冷静,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2. 换位思考
这件事情很少有家长能够做到,因为家长总是把自己带入一个大人一家之主的角色里,端着架子,并不会去换位思考,其实遇到问题最应该做的就是换位思考,当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这个事情,可能你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了,换做是你你会不会也哭?这样才会处理好问题。
3. 去倾听
不管出了什么事情,我希望家长能做到成为一个倾听者,因为你要认真去听孩子的想法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而不是一味的只想着自己,你觉得这个事情要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
对此你们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带给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够在育儿方面对您有所帮助,您的支持是我们的最大动力。有任何育儿困难和疑问都可以留言或评论给我们,大家一起探讨~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蜂蜜妈妈,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