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的家长都认为儿子应该"穷养",只有"穷养"出来的儿子才能够学会自立自强。但是家长对"穷养"产生了误解,穷养并非指给孩子创造"穷"的条件。
小军今年8岁,上了二年级。引起老师注意的是,小军每天穿的衣服总是破破烂烂。而当周围的同学都开开心心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小军总是形单影只,偶尔被同学欺负也不反抗。
老师以为小军因为家庭困难产生自卑的心理,就约谈了他的父母。却发现小军的妈妈一身名牌,老师十分不解,将情况讲给家长听。小军妈妈表示:"为了让孩子能够自立自强,所以就采取了穷养的方式。"
老师十分无奈,她明白小军家长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但却用错了方法。那"穷养"孩子到底是个什么"穷"法呢?
一、正确的穷养是什么样的?
1、在生活上"穷助"孩子
所谓的穷养,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给予孩子"穷帮助"。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力所能及一些日常生活行为上,不要争抢着帮孩子完成,也不要过度的干预孩子的行为。无论孩子完成的程度和方式如何,家长都要放手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完成。很多的大学生依然不会洗衣服、叠被子,这主要源于家长对孩子独立生活的"富养"。所以家长要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像洗漱、吃饭、穿衣服、整理书包、等,都要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这能让孩子在能力方面"富裕"起来,养成独立的品质。
2、在要求上"穷应"孩子
如今因为经济条件的提高,很多家长都会尽可能的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家长希望能够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这就慢慢的演变为溺爱。这样的孩子学不会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所以当孩子向父母提出要求时,家长要学会"穷应"。例如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时,家长就要学会拒绝,不盲目去答应。这样的孩子才能够正确的辨别什么要求是对的什么要求是错的。
二、哪些方面不能"穷养"儿?
1、内在品质要"富养"
所谓的"精神"主要指的是孩子的一些内在品质,例如自信、勇敢、独立等。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穷养是指外在着装,实际上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精神教育,在着装上让孩子穿得干净整洁,和其他的孩子保持同个水平即可。这种教育才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2、兴趣上要"富养"
兴趣是一个孩子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孩子能不能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就要看他对哪方面存在兴趣,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一定不能阻挡孩子去追求。如果孩子尚未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多方面的东西,从中发掘出孩子的兴趣。当然绝大多数兴趣是需要靠金钱支撑的,在这方面,家长要学会"富养"孩子。
3、外在气度要"富养"
一个孩子的眼界影响了他发展的高度,所以男孩子一定要眼界开阔,这样的孩子能够清楚的看清自己的人生追求,不会被眼前短暂的事情所牵绊。所以家长要孩子多见识世界,让孩子在气度上变得宠辱不惊。越有见识的孩子,身上越有大气度,他们更会懂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去也能创造精彩的生活。
穷养并非指物质上对孩子过分的苛刻,如果家长"断章取义",容易导致孩子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