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算卦准不准?
答案永远只有三个字:很难讲。
老实讲,一件事情十个人来算,会算出不同的卦,甚至会算出十个不同的卦。
那为什么算卦的人所查的书是同一本《易经》,用的是一样的工具,但是结果却差别这么大呢?
很简单,算卦的结果是否灵验,主要取决于这个卦是谁占的,是谁解的。
为什么呢?这里我们就要讲出一个关键: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一样,占出来的卦就不同,解出来的卦也不同。
换句话说,道德修养才是决定因素。
1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在古代,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干旱了,老百姓穷苦,大臣就会建议皇上去求雨。
如果你是皇帝,当你的大臣请你亲自去求雨,你会感觉怎么样?
你会感觉很慌张,很惶恐。因为你全部的声誉就看这一次了,万一求不到雨怎么办?求不到雨,天下人就知道你这个皇上品德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人家来求能求得到,你求却求不到。
所以,皇帝求雨前都要吃斋,要沐浴,要规规矩矩,什么事情都不敢乱想,要诚诚恳恳去求。
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想?就是我们从《易经》中得到的启发:人的德行可以感动天地。
至于这句话你信不信,是你个人自己去选择的。
你如果说没有这回事,那我们也没有话讲。但是那又如何解释同样去求雨,有人去求就下大雨,有人去求就下小雨,而有人去求就没有雨呢?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2
其实,一个人运气好或运气坏,也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作邪不敌正,邪不胜正。只要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好,心正,邪入侵不了的,这个就叫作正气,浩然之气。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要去打仗,还没有打就先想:糟糕了,我这一次去可能活不了了,结果大概也就死了,因为他那个气一开始就不壮,看到敌人就怕,然后就想逃,那还打什么?拥有浩然之气,才打得胜。
这样的例子很多。
同样一个医生,同样一副药,有人吃好了,有人吃坏了。
我们中国人讲:先生才,病人福。先生就是指医生,医生的才干是很重要的。但是,病人福,病人有没有那个福气,也就是道德更重要。
同样的病,能不能治好,是病人决定,不是医生。
当然,如果找了坏医生那就是自己找麻烦了。
如果找到好医生,我们还要想想自己大概做了些什么坏事,调整一下,然后药吃了才会有用。这跟迷信一点关系都没有。
再比如,中国人常讲忠厚传家,一点儿也不错。一个人只要忠厚有德,会歪打正着,明明是错的,都会变成对的。
记住,人要做事,千辛万苦;天要做事,轻松愉快。
这句话我们讲过很多次了,因为它太关键了。老天只要稍微调一下,你就什么都好了;老天只要稍微变一下,你再对也没有用。
最后的决定点,就是你的道德,这是《易经》最核心的东西。
道德是最高的信仰,不是随便说说的,我们今天就是太忽略了这一点,只重视客观的东西,其实主客观是互动的。
如果一个人读《易经》读到最后,却说《易经》里面没有讲“道德”这两个字,那就不要读了,读了也白读,因为你并没有领悟到精髓。
3
既然道德这么重要,那我们平常应该如何去做呢?
记住《易经》告诉我们的一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我们有必要先说明一下,如果有天佑的话,就一定有天谴,这两个是一对。
你做得好,按照修德的路去走,就会得到天佑;你偏离正道,一定遭天谴。这叫作天理昭彰,不用讲话,但是非常清楚。
我们平常把它叫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也是《易经》所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作为最古老的因果律,到今天还是一样。
所以,你自己努力修德,老天才会保佑你;你自己不努力,老天就会谴责你。
我们给大家出道题目。
你去拜访一个人,想请他帮你找工作。
他家住在日本式的房子里,你进去要先脱鞋。你跟他提起帮你找工作的事,他说没有办法,现在都要自己找,不像以前。你说抱歉,然后告辞。
出去之后,发现皮鞋不见了,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说我的皮鞋不见了,他了不起会说我给你一双鞋子穿回去。他心里会觉得很好笑,找工作找到皮鞋都不见了,你这个人也太倒霉了,不能给你机会。
如果你读过《易经》,此时就会觉得那是老天在保佑你。
你一看皮鞋不见了,讲都不要讲,光脚就走了。他自己就反省了,工作没有找到,皮鞋也丢掉了,他再辛苦,也会帮你找一个。一双皮鞋换一份工作,怎么算都划得来。
中国人最会将计就计,好不容易老天给了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一定不能浪费。
你认为是对的,经常是错的;你认为是错的,经常是对的。对会变成错,错也会变成对。上天无时无刻不在给每个人安排各式各样的关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你怎么过关。
所以,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平常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从现在开始,应当做的,再困难也要义无反顾,不能贪生怕死。但是不应当做的,再容易也不要去做。
有进有退,有阴有阳,有上有下,努力修德积德,方能在关键时刻得天庇佑,安度人生诸多关卡的考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