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有些字别说读,连见都可能没见过,例如下面这些:
意思为“驱魔”,说实话,看到这个字不是魔鬼的人估计也要着魔了。
(biang二声),陕西一种特色面食的意思;关于此字的写法,亦有口诀可记:“一点一横长,言字当中梁,两边水袅袅,中间一匹马在扛;东边长,西边长,心作底,月搭墙,关公出来踢一脚,婆婆出来戳一刀,一个小孩飞上墙。” 但即便你能背下口决,都不见得能写出来。
“一”的异体字。有点像“阿拉伯繁体字”,估计是古人喝多的时候发明的。
“诗”的古字,看来诗人不易当啊。
一种鼠形飞鸟,右边再加三块“田”就更形象了。
没有解释。三条龙上面飘着三朵云,明白了吗?不明白?不明白就对了。
“雷”的古字。听见打雷开始写这个字,等写完之后估计雨都停了。
“河”的古字,水里有鱼在游。
“恋”的古字,恋爱果然从古至今都是相当复杂。
“口”的异体字。果然人嘴两张皮,“方的”都能给说成“三角的”。
“庭”的古字,看这样子一定是绿化模范单位吧。
“葵”字最初的写法。点评:估计是古人收完玉米之后放下工具闪了干别的去了。
“邦”的古字。山岳良田倒也形象。
“祇" 的古字。每每看到这个字,想到的却是赵本山大叔。
"褒" 的古字,一道门接一道门,仔细看还真有点“透视效果”。
“小羊”的古字,明明是“大羊”,怎么成了“小羊”?
“亘”= 宣,如果问孔已己,他一定还以为是“茴”字的第五种写法呢。
“衰” 的古字,下面一堆“小”,看来是够“衰”的。
“仙”的古字,同样的组合,只是换了方位。
“丁” 的古字,怪不得一直有“一丁点”的说法。
“壹”的古字,幸亏这字没流传下来,不然数数都有压力。
“巨”的古字,看着像“王”字的表兄弟。
你还知道哪些“奇形怪状”的汉字吗,欢迎评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