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区始终坚持全党抓项目、全民跑项目、全员上项目,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突出“链条式”产业、“全方位”平台、“多元化”创新、“保姆式”服务,做到招引项目优中选优、签约项目迅速进地、落地项目加快建设、投产项目效益良好,保持了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培育“链条式”主导产业】
复兴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优势主导产业,整合本地企业、外来企业的技术、产品,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以生态旅游业为新兴主导产业,放大生态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生物科技产业为未来主导产业,带动一产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如:圣龙科技公司引进大用空分和泰禾科技,实现由钢结构加工转型升级为新能源装备,生产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稀有气体分离和高温流体数控设备,产品90%以上实现出口。
【搭建“全方位”发展平台】
复兴区坚持加快推动“一区六园三基地”(即:复兴经济开发区、新型建材及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制造小微产业园、圣龙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瑞伦轻工产业园、天钢新材料产业园和新经济产业园,创客创新创业基地、金诚创新创业基地和天润大学学生创业基地)同步建设,开辟出适宜于各层级、各阶段、各行业的落地空间,在机制上实现了从创业基地孵化,到小微产业园发展,再到入驻园区壮大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开发区多条道路顺利竣工通车,总长达40公里,投资2.64亿元的青兰高速与邯武快速路互通工程主体建设全面展开;中部污水处理厂和供水厂建成投用。园区企业达到30余家,预计全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40亿元,税收收入完成11.6亿元,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愈发明显。
【健全“多元化”创新机制】
复兴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联合、共建共赢”创新机制,内育与外引相结合,指导规上企业全部组建技术中心,小微企业共享研发机构,产学研并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2家,新引进科技型企业213家,新取得各类专利150项,多项关键技术获省市大奖,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逐年增多,科研力量和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打造“保姆式”服务环境】
复兴区自项目签约起,立即启动保姆式服务模式,办理公司营业执照立等可取,行政审批全程一站式服务,将项目涉及的立项、国土、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并联审批、集中办理,安排专门团队跟踪、指导、帮扶。按时间节点对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正在落实的查进度、没有落实的查原因、影响落实的查责任,不断激发职能部门工作力度和速度,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
END
图文/区委办 区委宣传部
(大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