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小钱(未经本人授权,禁止在其他平台转载)
温馨提示:爱学习的人,都点右上角关注了!
新手买基金的时候都愿意先看看这个品种的历史收益率,特别是近一年来的收益情况。
看见收益率高的产品,就以为在未来也会同样获得这样的高收益,原因在于买权益类产品之前,大家更多接触的投资品类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提前标注好了一个收益率,到期按照约定好的收益率兑付。当然哪个收益率高就选哪个喽。
而权益类产品的收益是波动的,有上涨也有下跌,既有收益也有亏损。如果此时还是按照投资固收类产品的思维定式去投资权益类产品,那一定对出现特别大的偏差。
固收模型长期影响投资者的感觉,即使知道了权益类产品有波动,大家也会认为现在收益好的产品,未来大概率也会收益好。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有很多数据显示今年的冠军基金或者排名前十的基金,到了下一年,有可能连平均收益都跑不赢。
买股票相信大家有这种感觉,明明这支股票涨的很好,结果当自己一买入就开始进入了无休止的下跌。
股票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估值,另外一个方面是公司本身的盈利状况。
往年盈利好的公司,下一年的盈利好不好,是一个未知数。一个公司盈利好不好,并不是经营者努力去经营它,就会有一个好的盈利。
影响公司盈利的因素有特别特别多,周期、市场、消费者、管理层、政策等等,包括竞争对手也会影响到公司盈利,一个常年盈利良好的企业,一定会有其它竞争者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只有极少数护城河足够高的公司,其盈利比较可靠,这种公司太少了。我们看一下,公司的平均寿命就知道,好公司太稀有。
估值对于股价的影响就更加让人难以琢磨了。一家公司合理的估值在10~20倍,美股长牛,其整体估值水平并不高。
在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决定了A股市场容易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即使公司的盈利良好,其股价也会出现非理性下跌。如果只是单纯的根据历史业绩来选择投资标的,基本上会陷入追高的境地。
按历史业绩排名让我想到了学生时代的排名,一个班级里考前三名的同学,在下一次考试排名中,继续进入前三名的可能性大呢,还是说其他同学进入前三名的可能性大?
很明显,现在学习好的同学大概率在下一次考试中表现依然不会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自己。成绩好的同学只要继续努力学习,下一次还会是那个学习成绩好的。
公司之间的竞争要比学习成绩之间的竞争复杂的多。
买过高价股的人深有体会,高位被套很多年都难以解套,好东西也要便宜的时候买才合适。
追涨不靠谱,但是让人买入持续下跌的标的,显然更加困难。
一开始我也是不能接受亏损的,慢慢的了解了估值体系后,发现了价格波动的规律,开始明白承受暂时的浮亏,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收益。
慢慢明白选择历史业绩好的,不如选择低估的宽基指数基金。
(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有用,帮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会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