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下,这4科将由冷转热!考生究竟该如何选科?

2019-08-22   免费下载站1

今年2月,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这8个省内目前也已经有多所高中让学生进行了预选科。而今年被热议的不仅是新高考,更是新高考“3+3”模式中衍生出了“3+1+2”的模式,尤其值得新高考省份高中生和家长注意的是,今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省份中已有3省市采用“3+1+2”模式,虽然官方正式的改革方案还没有最终公布,但是已经大概率确定会采用“3+1+2”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了。

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3+3”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因此,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预选科的时候,避免成为小众选科组合而被迫重新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选科与未来选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以下收集了所有新高考改革相关的选科数据,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12种选科组合可报专业、不可报专业的的简要信息,以供高一学生和家长在预选科时进行参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