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们想你了,你快快回家吧!”

2020-02-13   空港融媒

基层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所在,基层干部是落实基层防控的关键力量。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展现了党员、基层干部的风采。日前,双双从黄水镇了解到一则感人故事,红桥社区居委会委员张滔由于连日投身疫情防控战,积劳成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镜头闪回】“拼命三郎”累倒了

33岁的张滔,是黄水镇红桥社区居委会的一名委员,也是一名中共党员,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群众口碑良好。基于对社区基层工作的热爱,大学毕业的他于2010年选择到社区工作,为群众服务。

由于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热爱,加上基层工作很繁琐,他每天总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没能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今年春节假期前,他准备值班后就带着家人出去旅游,弥补自己对家庭的疏忽。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各级干部随即回到工作岗位,取消一切休假。收到通知后,张滔很抱歉的给家里人说,“只有下次陪你们了。因为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是党员是干部必须冲在前面。”

返回社区,按照分工安排,张滔负责带队排查红桥社区第三居民小组以及老川藏路沿线的商家店铺。于是,他立刻带领小组开始了“地毯式”的排查,做好所有常住户、租户等人员的分类排查,并及时上报数据,做好台账维护。

在入户摸排过程中,张滔不断向群众宣传关于新冠肺炎的知识,正面科普引导,让大家既不必恐慌,又严格按照防控指南做好家庭个人的防护措施。疫情摸排开始那几天,张滔和同事们常常深夜才回到居委会整理和上报数据。尽管夜以继日的加班“连轴转”是家常便饭,他却毫无怨言。他说,“只有我们做好了人员摸排,才能把辖区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基层干部,就应该越是艰险越向前。”

1月27日,整理记录完当天的情况和数据,张滔就感觉身体不适、肚子隐隐作痛,但想到自己年轻,同事们都是“连轴转”,自己必须坚持。于是,他到药房买了一点止疼药,以为熬一下就会好。不曾想,第二天张滔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想到疫情防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不愿意去医院看病,但家人看到他疼痛难忍、额头不时冒出冷汗,1月31日,强制把他送到双流区中医医院看病。入院后,医生随即下达住院通知书,此时,张滔心里还在担心,“我负责的三组还有几户没有入户摸排,那些屋头会不会有新增外来人员,这些都是风险隐患啊。”

2月1日,由于发病时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延误了病情。在其家人要求下,当天早上张滔被从区中医医院转到华西医院抢救。在那里,急诊医生诊断确定他患上了重度胰腺炎,情况十分危急。随后,张滔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当天下午医院向其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此后,进入ICU的前11天,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没脱离危险,直到2月12日才终于苏醒过来。【现场声音】“张滔,你快回来……”

12日,双双随黄水镇、红桥社区干部来到张滔的家里探视。这是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接过慰问品,张滔的爷爷、父母、妻女等亲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其妻徐沙告诉双双,以前张滔也经常加班、很晚才回家,他历来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把“要把这个事情做完了,我才放心才踏实”这样的话挂在嘴里。说到丈夫,徐沙几度哽咽、潸然泪下。“他进入重症监护室12天了,我们都见不到他,为此父母哭了不知多少次。现在我也很矛盾,既盼望又害怕接到华西来的电话。还好,今天医生说是好消息,张滔终于苏醒了。”

现在,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张滔能早点好起来,那样我们一家人才能开开心心的。等他康复出院,也希望他能兑现给我们的承诺——到西安去旅游一次。”

这时,张滔的大女儿、9岁的可可拿出她前天画的一幅画(一家4口的“全家福”),面对镜头,她和妹妹、4岁的诺诺说出了她们的心声,“爸爸,我们想你了,你快快回家吧!”

此情此景,让人动容。

黄水镇党委书记袁甫动情地说,张滔是奋斗在疫情防控战线上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全镇党员干部得知他的事迹后,都很感动,“他这种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传颂。我们希望在华西医院精心的抢救和治疗下,张韬同志能早日恢复健康,重返岗位,和我们一起继续工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也希望大家在防疫阻击战中做好自我防护、注意劳逸结合,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干好工作的前提。”

截至13日晚6点33分,张滔 仍在ICU接受治疗,但情况已有所好转。躺在病床上他还给妻子发回一张自拍照报平安,这名党员、基层干部乐观、坚强依旧。

张滔,挺住;说好了,早日康复归队……

【来源:空港融媒 记者:许继刚 李炅伟 编辑:余淼 审核:周星云】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双流发布”今日头条号或下载“空港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