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媳妇:我用这个办法,让婆婆改变不良习惯,还缓解婆媳矛盾

2019-11-29     深情解读

0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生长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和生活在父母离异或者每天吵架的家庭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好的环境可以让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幼儿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老人不给带孩子,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帮忙带孩子又嫌弃她们不会照顾,不懂教育方法。现在很多人迫于工作和生活不得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很多人都不情愿把孩子留给老人,因为老人们的思想观念会把孩子宠坏带偏离。

婆媳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素,有时候会因为生活习惯,有时候会因为孩子教育产生分歧。老人们比较溺爱孩子,在教育问题上一味的宠溺,养成孩子不独立的习惯。其次在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上,带孩子又有很多的讲究,但是老人们并不注意,这些分歧很容易造成婆媳矛盾。

因为带孩子产生分歧,制造家庭矛盾的故事太多了,我身边前几天就发生了。

晴晴是我的高中同学,她高考时没有考好,于是自己一个人去了北京打拼。高中学历在北京很辛苦,工作也不好找,干了几个月的饭店服务员后听说自己有同学在考成人大学,于是她也去报名了,在北京上了几年成人大学,凭借这个学历成功进入了一家私立的小学教书。

02.

几年后,家里来电话说给她物色了一个好人家,人长得不错,也在北京工作,两人见完面后很快确立了关系。两人在北京一起工作一起打拼,一年后她们在老家举行了婚礼,婚礼时我还去当了伴娘。她笑得很开心,我想她今后会很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爱她的老公。

还是我想得太好了,没过几年她的生活就变比较糟糕了,婚后不久她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儿子长的非常可爱。可是因为要带孩子,北京的工作也丢了,今后的几年里她就一直在家里带孩子。

有妯娌在的地方就有纷争,有婆媳的地方就不可能和平。

她有两个嫂子一个弟媳,这三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几乎每隔三天都会上演一场婆媳大战,而且她们几人之间还存在矛盾,有的时候嫂子们也会拉拢她让她和自己同一阵队,有时候两个嫂子又共同针对她。

婆婆还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她在北京一个人生活了那么久,娘家也只有她和妹妹,哪里见过这种混乱场面。很快她就被这些事情折磨得很痛苦,几乎每天都在跟我诉苦,让我出主意。

最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继续回到北京工作,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但难题是,孩子那幺小该怎么办呢?自己上班没有时间,孩子爸爸的工作更是一加班就加到十二点。到了北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他留着家里吧,又担心家里的教育担心村里的环境,更多的是不舍得孩子。

03.

最后没有办法,她咬咬牙决定把孩子放在家里,就这几年,等孩子能上幼儿园了就立马把他接回去。于是她试着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一段时间,自己准备着找工作的事情。

孩子很听话,跟着爷爷奶奶不哭不闹,有好玩的就不找妈妈,这下晴晴放心了不少。这几天她完全让孩子吃住跟着爷爷奶奶,自己一个人准备着材料,每天都很忙。

晴晴好歹是在大城市里待过的人,看到的懂得的自然比较多,她这几年给孩子买了各种电子琴,画画板,和各种开发智力的游戏。

晴晴对孩子的吃穿非常讲究,给孩子用的东西必须是干干净净的,孩子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一套。小到杯子饭碗,大到棉被,她把这些东西通通送进了爷爷奶奶家里。

一天中午她在从外面刚回来,想着去看看孩子怎么样了,结果刚打开屋门就看见自己的婆婆拿着儿子的饭碗和勺子吃饭,自己一边吃一边喂孩子。

她看到后气急了,上去就把勺子夺了过来:“妈,我不是给你说过吗?这是孩子的专用饭碗,你能不能不要用他的勺子,这样很不卫生的。”

婆婆满不在乎的说道:“哎呦,不就一起用勺子吃个饭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就这么养活了四个孩子也没见谁得病啥的,至于嘛!

04.

晴晴根本无法和婆婆理论,因为育儿问题,产生了许许多多无法调和的矛盾。她觉得自己的决定错了,为了孩子,她选择继续在家里待上几年。

晴晴今后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跟婆婆吵,她知道婆婆一时难以接受这些习惯,她有意识地把婆婆往这个方面带,慢慢的婆婆也就习惯了不和孙子同用碗筷了。

晴晴没事的时候还会给婆婆讲一些营养卫生知识,她知道婆婆大道理听不懂,所以她经常举例子给婆婆讲述。慢慢的一家人生活的状态变的越来越好,婆媳矛盾也减少了不少。

有时候一些道理跟老人讲不通,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多年的习惯已经形成,难以改变。但是我们总归要生活在一起的,棱角是要慢慢磨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不要一味地去强求他们能立马改变,而是慢慢地去引导。

做一个真正有智慧、高情商女人,学会正确地调节婆媳关系,不要冲动,事情都会慢慢变好的。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CHNuW4BMH2_cNUgZX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