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三月
之前在网上有看到过一个段子:
“自从认识了马云,我获得了两大成功:登录成功、付款成功;
还拥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辆车:购物车;
也明白了自己人生最大的不足:余额不足!”
虽然是在半开玩笑,但从中不难看出马云对我们现代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
在大多数人眼中,“马云”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一个企业,代表着有钱。
从淘宝到支付宝再到阿里云,马云一手缔造了阿里商业帝国,让阿里巴巴在二十年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商业巨头和业界传奇。
昨天在阿里巴巴20周年晚会上,马云一身朋克造型,独唱了一首《我想要怒放的生命》,酷到不行。
9月10日这一天,对马云来说有些特别。
这一天是教师节,是阿里的20周年,也是他自己的55岁生日。在晚会现场,他更是一度动情落泪。
当晚会落幕,也就意味着马云的阿里董事长一职随之谢幕。
作为阿里的001号员工,马云给自己取花名“风清扬”。
风清扬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的剑术高手,他曾在思过崖将绝学“独孤九剑”尽数传给令狐冲后,从此退隐山林,不问世事。
马云在阿里的急流勇退,似乎是在向风清扬做一场终极致敬。
就在离职的前一天,他还曾回到滨江园区看望老同事。
现场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所到之处欢呼雀跃,那场面绝对不亚于当红流量明星。
谁也不会想到,20年前一个只会“吹牛皮”的穷小子,在20年后竟然真的把吹过的牛都实现了!
在上面的视频中,面对20年前英国BBC记者咄咄逼人的质疑:
“你没有赚到任何钱,你口号喊得震天响,却一事无成。但你依然野心勃勃,究竟意欲何为?”
马云只淡定地回了一句:“Change the world.”
如今,他确实做到了改变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支付方式。
在马云身上,始终有一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大侠气概。
而那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更是贯穿了他的一生。
少年时期的马云,酷爱金庸武侠小说,痴迷于那些大侠形象,以及行侠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故事。
因此,马云从小就喜欢“行侠仗义”,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
别看外表瘦瘦小小,打起架来却很生猛。他也因而成为了小学与中学老师眼中打架最多的学生。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因为帮人打架,伤得露了白骨,却没有打麻药,直接被缝针。“虽然很疼,但我当时眼泪都没掉一滴。”
然而爱打架的表象下,却阐述了马云的真性情——没有一次打架不是为了朋友。
之后的求学路,他经历了三次高考,目标直指北大。但其中第一年的数学,马云考出了让体育老师看了都想哭的1分。
阴差阳错下,在第三年,马云进了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
四年后,马云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分配到了大学当英语老师。
幽默风趣,又不按常理教学的他,经常逗得学生哄堂大笑。
马云一开始只是在西湖边上办了个英语角,后来看到大众对翻译的需求,便拉了几个人办起了海博翻译社。
结果是生意惨淡,入不敷出,连房租都要交不起了。
第二次创业前,马云在国外接触到了一个叫“互联网”的东西。
“我不敢碰电脑,弄坏了很贵的”,马云在多年后依然记得当时的心情。
尽管如此,朋友还是鼓励他,告诉他想知道什么就可以敲什么。
马云激动地敲下“beer”一词,结果出来的都是德国啤酒、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却没有中国啤酒。
他又输入了“China”,结果是一片空白,“No China,no data.”
第二天,马云带着1美元回到了中国,雄心勃勃地要将中国的互联网做起来。
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马云总共经历了三次创业: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以及国富通。
这三次都被他定义为“创业失败”,尽管海博翻译社和国富通依旧存在。
在他看来,失败了也无所谓,至少把概念告诉了别人。
“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的。
但首先一点,我希望中国人早点成功,不要再拖下去了。”
1999年,马云“忽悠”来了几个同学和他一起办阿里巴巴,正式踏上了开创中国互联网新时代的征途。
在这20年间,“少年阿里”走的并非都是坦途。
马云在昨晚的卸任演讲中,也有提到“阿里犯的错误,不比任何一家公司少。”
被央视点名批评的刷单事件、提高商城费用的“十月围城”风波……
但好在,阿里有自己坚定的价值观以及知错就改的勇气与决心。
“20年的所有决定,都跟钱无关。我们在思考,投入和技术,是否和价值观和愿景吻合。因为阿里,不愿意做一家只会赚钱但平庸的公司。
我们不想变成强大的公司,只希望在百姓心里,我们是一家好公司。强公司是商业能力决定,好公司是担当、责任和善良。”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的愿景是做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从1999到2101,横跨三个世纪的好公司。
别的不说,至少在今天,阿里已经努力做到了他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阿里除了让你“剁手”,还有蚂蚁森林和相互宝。
那个说着“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的马云从阿里卸任了,但这不等于马云就此退休了。
他只是退而不休,“毕竟自己还那么年轻,还能折腾。”
接下来,马云会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环保、公益和教育方面,将重心转到乡村教师代言人“马老师”这一身份上。
从马老师到马老师,这条归途,马云用了整整20年。
我们也希望能在另一个江湖再见到马老师,希望他继续“吹牛”,继续“折腾”。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