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大会战”来了,这些地区、行业和领域得注意了!

2019-10-18   西安市第四医院

​​10月15日开始,陕西扫黑除恶的“加强版”和“精准版”来了!10月15日,陕西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大会战。此次大会战从15日起开始至2020年1月底结束。

截至9月底,陕西全省共侦办涉黑犯罪组织72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66个、恶势力团伙415个,破获九类涉恶刑事案件11833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1.4亿元。

据陕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秘书长, 陕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扫黑办主任黄超介绍,一年多来,陕西省侦办的涉黑案件超过2017年前近20年的总和,查办涉恶案件超过之前10多年的总和。




此次全省公安机关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大会战,目的是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深挖整治力度,全力在破案攻坚、打伞破网、打财断血、行业治理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坊叔还注意到,全省公安机关将以重点地区、行业、领域为突破口,紧盯重大案件、“保护伞”、“关系网”和经济基础不放松,确保打深打透、除恶务尽。此次百日大会战为什么会重点提到这些突破口和紧盯的对象?针对这些突破口和紧盯的对象,陕西已经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群众又有哪些呼声和诉求?

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有哪些?


尽管陕西扫黑除恶硕果累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在今年7月28日,中央扫黑除恶第12督导组组长王伟光向陕西省反馈督导情况时,指出了陕西在扫黑除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陕西省专项斗争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这是他当时对问题的总体概括。

在谈到具体问题时,王伟光多次提到“有的地方和部门”,比如:

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理解不深不透,有的地方和部门“一把手”第一责任履行不到位,有的地方和部门对涉黑涉恶线索收集核查质效不高,一些地方“打伞破网”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在督导组进驻后开展的大起底中,依然排查出不符合规定的村干部……

早在6月份中央扫黑除恶第12督导组分赴榆林、宝鸡、杨凌进行实地督导之后,陕西就密集公布了一批收“伞”战果,大快人心。




在10月11日-12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次推进会上,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介绍:

全省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2442件,严肃查处了咸阳市委原常委、纪委原书记权王军,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祁玉江,西安市灞桥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于小鹿等“官伞”,西安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阎鸿等“警伞”,省生态环境厅原厅长冯振东等“庸伞”。

此次陕西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大会战,首先以重点地区为突破口,当与此有关。下一步就轮到那些“保护伞”尚没有被揭发出来的地方和部门了!




在谈到与“行业”扫黑除恶相关方面时,王伟光提到:在综合治理方面,一些行业监管部门主动性不高,部门间协同作战机制尚需完善,标本兼治办法不多,措施不力。

不仅督导组对陕西在扫黑除恶行业领域提出要求,10月11日-12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2次推进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也介绍扫黑除恶相关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新情况:

经过近两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案件梳理和调研督导情况来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建筑工程、服务娱乐等传统行业,金融、网络、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是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由此来看,陕西扫黑除恶的行业和领域将进一步扩展,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强压之下“鬼魅魍魉”现出原形


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建筑工程、服务娱乐等传统行业,向来是黑恶势力盘踞的“地盘”。陕西省近两年在这些行业扫除了不少“鬼魅魍魉”。




陕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正厅级侦查员、省公安厅扫黑办主任张安新前段时间在接受208坊专访时就提到:

今年1至8月份,全省刑事发案同比下降了11%,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提升。

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整治,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侦办了一批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等行业领域的涉黑组织和恶势力集团,从中破获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等案件392起。

侦办了一批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涉黑组织,从中破获个案160余起。行业乱象得到进一步的整治,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赢到了普遍的赞誉。




9月份以来,陕西在这些传统行业扫黑除恶的力度丝毫不减。举几个例子:

10月10日,商洛市中院依法对被告人徐光频等11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进行公开宣判,徐光频一审被判处死缓。10月12日,西安市临潼区法院执行局依法对王过渡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违法所得涉及的两处房产实施强制执行。

犯罪嫌疑人席延生利用自己是靖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园区中队中队长的职务便利,伙同蒋业瑞、李树鹏、王德垄断靖边县杨桥畔能化工业园区供应粘土及场内、场外倒土的市场,扰乱工业园区市场经济秩序,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共有席延生等9人被公开征集违法犯罪线索。

近日,微信公众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央纪委这则涉黑腐败通报,内含打“伞”六式!》一文提到:每一个坐成气候的黑恶势力,身后必有“保护伞”魅影舞动,“大人物”撑腰纵容。




无论是盗采河砂,组建“联合舰队”,还是手握生猪屠宰一把刀,哄抬肉价,亦或是把持基层政权,强揽工程、殴打村民,皆因背后有“伞”,“伞”背后又有各种利益链条。扫黑要打伞,斩草要除根。

此次陕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大会战,破案攻坚、打伞破网、打财断血、行业治理四个方面同时进行、相互交织,正好将“保护伞”背后的链条挖出、斩断、彻底整顿。

金融、网络、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也有黑恶势力


至于金融、网络、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扫黑除恶工作,则因为其“新兴”的特点,目前陕西在这些领域的扫黑除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以金融领域为例:




今年5月25日,陕西省高院通报陕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典型案件时才公布陕西省首例“套路贷”涉黑案件——

2016年10月,被告人韩召海等人在西安市中贸广场租赁写字间,非法设立金雨空放小额贷款公司,成立非法组织,开展非法放贷业务。截止到2018年1月,该组织共非法放贷306万元,非法获利113万元,逐步形成以韩召海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告人韩召海与该组织其他成员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今年7月份,陕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公安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全省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决定在全省开展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为切实维护陕西省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网络、共享经济方面的扫黑除恶,陕西部署过相关工作,比如:自2018年3月中旬,在陕西省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为期9个月的“净网2018”网上秩序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以来,陕西省公安机关瞄准网络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但只是“初显成效”。

关于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构成及特征,实务中仍存在认识不一、共识不足的情况。对其专门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也才从上个月开始:9月11日,来自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检察院、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实务人员40余人,聚焦网络空间黑恶犯罪的监管打击、法律规制、治理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这些事实,说明网络、共享经济领域的扫黑除恶相比传统行业领域更复杂,而现实是,由于技术门槛降低,网络黑灰色产业链组织形成起来越来越容易,网络空间面临失衡失序的危险,媒体上经常爆出的学生还不起网贷而发生极端事件的新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陕西还要多深入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扫黑除恶行动中去。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也难免有坏人。时代日新月异,新兴行业越来越多,产生利益的领域越来越广,黑恶势力的“魔爪”“触角”也越深越长,不仅我们个人要学会保护自己,我们的公安机关、扫黑除恶相关部门也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充分了解黑恶势力的新套路和新手段,将他们的犯罪之火及时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