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轮到报国寺了!还有时间,再去一次!

2019-12-08   北京旅游网官方号

北京人淘换文玩,

除了上潘家园,

必来报国寺。



不过报国寺

这个京城人最熟悉不过的文玩市场

传出停止续租的消息...



北京报国寺收藏品市场25日发布通知,

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

对原有承租的商户不再续约租赁,

这也意味着拥有22年历史、

曾经全国钱币最大的集散中心

进入闭市倒计时。



按计划,市场中的商户将分批退出,

退租清场时间分别为

明年1月,3月,五一之后共三批完成。

也就是说从即日起,

最多也就是半年的光景,

报国寺收藏市场就将和大家说再见了!



未来商户资源将被分流至周边其他古玩城,

而报国寺在回归清幽后,

将全面恢复为文物保护单位。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

广内大街北侧,宣武医院西侧。

北京地铁7号线广内大街站。

曾是以经营书籍、邮票、

钱币、文玩为主的文化市场。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

规模很小,“有寺无额”,

世称小报国寺。

寺内曾有三绝,

分别是一尊窑变观音和两株双龙奇松。



报国寺是北京一处“值得说说”的地方,

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代,

足以引发思古之幽情。

同时,报国寺身处会馆、寺庙、

名人故居汇聚的京城宣南宝地,

演绎了多少“城南旧事”,

留下太多人文遗迹。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末清初,

报国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

比同在南城的琉璃厂书市还早许多年。

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

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

除了故纸风流,更有文化商业的萌芽印记。



到了清代,

报国寺所在广安门内,

宣南一带会馆、试馆云集,

成为了文人和科考举子们的聚居之地,

报国寺书市也骤然升级。

殿前廊下,书摊相连;

寺周街巷,书铺林立。



可随着康熙十八年(1679)京城发生大地震,

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

虽然,乾隆十九年(1754),

得以重修,

并定名“大报国慈仁寺”,

但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

报国寺书市渐而衰落。



而待到报国寺再次人气鼎盛之时,

已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1997年),

报国寺文玩市场渐次形成之际。

回溯报国寺的兴衰历程,

这座规模不大的寺庙,

与书籍地摊,文人雅士的关系

一向如影随形。



22年来,作为上世纪末形成的收藏品市场,

报国寺在北京文玩市场的分量不可小觑。

它不仅以古玩玉器出名,

更是全国钱币收藏最大的集散中心,

甚至是市场行情的晴雨表。



除去钱币,

像古旧书、古瓷片等杂项的收藏,

报国寺更是独领风骚。

不管从商家数量、藏品质量,

还是高手水平上,

报国寺古玩市场都是北京城的头份儿。



徽章馆、票证馆、中国民间收藏馆……

报国寺在北京文玩市场的威名,

可以从一句

“周四报国寺,周末潘家园”中

品出端倪。



与收藏兴旺形成对比的是,

通向山门的那条路上大大小小的地摊,

两侧堆满商贩们形形色色的各种车辆,

无冬历夏的水泄不通,

便是那些年报国寺的写照,

周四大集时喧嚣感更是骤然升级。



2015年年初,

报国寺市场进行休市改造,

改造后的报国寺成了

以展馆为特色的专业类经营场区,

地摊取消,摊位分类归入各大殿,

市场秩序有所好转,但生意也不再火爆。




据悉,

报国寺将全面恢复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进行升级和重新定义后,

今后报国寺将会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场所重新向公众开放。

这也意味着拥有22年历史、

曾经全国钱币最大的集散中心都要成为回忆了...



随着清退开始,

许多北京人记忆中那些于摊主斗智斗勇,

盘道讨价的时光,都将成为往事。

有钱有闲的玩儿家,

最近可常来逛逛,

大概是有漏可捡滴!


地址:广安门内大街报国寺1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08:00——16:30

交通:地铁7号线广安门站B口


说到报国寺那咱们肯定要聊聊“广内”。

其实广安门内这一片,

可算作是京城最早的“核心区”,

在唐代时,北京称为幽州,

城区范围还是在宣武一带,

有一条东西贯通的檀州街;

后来,辽南京,金中都,

都是围绕檀州街建起来的。



是否觉得檀州街这名字听着生分?

如今,这条街叫做广安门大街,

这条街两侧的历史风物,

除了报国寺,还有法源寺、牛街礼拜寺、

报国寺、燕角楼等等,

曾经的广安门内,

可谓古刹林立,香火鼎盛,

其中最名声在外的,便是法源寺了。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

这话不管什么时候听都特别带感

要是你正好身处于法源寺内

听禅唱阵阵,闻佛香枭枭

或许你会更有感触也说不定



法源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是京城现存最古老的名刹,原名悯忠寺

辽代时曾囚禁过宋钦宗

清朝雍正赐名法源寺,沿用至今



寺庙基本保留了早期建筑的格局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阁

毗卢殿、观音殿、藏经阁等颇为壮观



法源寺的丁香从明清就已闻名京城

与崇右寺的牡丹、恭王府的海棠

并称为京畿三大花事

每到四月,丁香如期绽放

如同朵朵祥云,掩映红墙青瓦雕梁画栋

将法源寺渲染成一片“香雪海”

林则徐、纪晓岚等都曾在此留迹

泰戈尔与徐志摩也来观赏过


地址:西城区法源寺前街7号

开放时间:8:30至16:00

交通:北京地铁四号线菜市口下车,D口出,沿街向西走100米,在第二个胡同,即西砖胡同向南,尽头即法源寺。


既然说到了法源寺,

就不能不提相邻不远的牛街,

广安门内绚烂丰富的生活,

离不开牛街美食对北京老百姓们的滋养。



牛街几乎是京城内最“网红”的街道了,

隔三岔五的美食攻略、top榜单上,

都能看到牛街的身影。

春天吃烤串、夏天吃烤肉,

秋天吃爆肚,冬天吃涮锅子和羊蝎子,

春节吃年糕和甄糕,

一年四季喝豆汁儿,还有炸糕和松肉...


“广内”的精彩往事,

单凭这一篇文章根本道不完。

小伙伴们可以趁着这段时间,

去报国寺收藏市场淘一淘好货,

顺便再好好逛逛两广路,

体验体验最浓郁的京味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