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哪四个,他们的结局如何?

2020-05-25     也可自话

原标题: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哪四个,他们的结局如何?

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中四才子,分别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他们出生在同一时期(明朝成化、正德年间),长期生活在江南(吴中),在明朝前七子之前,数他们四人最才华横溢,因此人们将此四人合称吴中四才子。四才子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生(主要指仕途)都不怎么顺利。

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出生在商人世家,他天资聪颖,16岁便以第一名的好成绩中秀才,后又中解元,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却因卷入受贿案,遭到牵连,被贬浙江,唐伯虎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于是辞官不就,整日借酒浇愁,成了一名桀骜不驯的风流才子。

后来依附于宁王门下,结果这宁王狼子野心,企图谋反,聪明的唐伯虎发现了宁王的意图,装疯卖傻逃过一劫。

心灰意冷的唐伯虎从此隐居在桃花坞,卖画为生,他的仕女图、山水画名噪一时,晚年一心向佛,将桃花坞改名为桃花庵,写下了《桃花庵歌》一诗,这是唐伯虎最出名、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作之一,诗中“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句,也许正是唐伯虎心灰意冷后的自我写照。

嘉靖二年去世,享年54岁。

被誉为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可能也是四大才子里面命运最悲惨的一位了。

祝枝山

祝允明,号枝山,天生右手六指,自号“枝指生”。写得一手狂草,深得怀素、米芾真传,与唐伯虎的画齐名,时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他7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官至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但由于生性桀骜豁达,看不惯官场的腐败之风,于是辞官回乡,结交了许多朋友,借酒浇愁以发泄心中的惆怅,这一点与唐伯虎十分相似。

据一些民间野史传闻,祝枝山这个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幽默、不拘小节,颇有名士之风,因此后世也有许多文学作品是根据他的趣闻改编而来,当然了,有他的地方必然有唐伯虎老哥。

文徵明

征明是字,以字行,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此人为人谦和而性情耿介,宁王曾经想请他辅佐自己,因文徵明看破了他的野心,故而托病不往。正德年间官至翰林待诏,也因为不愿意屈身事权贵,不久便辞官还乡。

文徵明擅诗文、擅书画,可谓全才,他的诗文书画时称四绝,又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一手小楷更是一绝,如今还有许多小楷爱好者学习文徵明。最了不起的事,文徵明是四大才子中最长寿的,活了89岁,而他在如此高龄,还能写字,而且笔笔公工整,一点也看不出老态。

徐祯卿

四大才子中,徐祯卿的名气最小,第一个因为他确实长得丑,想当年明明考中了进士,却因为长相不过关,而被翰林拒之门外,只能当了个大理左寺副。而且这一路也不顺畅,处处遭人排挤,最终在郁郁不乐中去世,年仅32岁——这个年纪祝枝山才中举。

另一个原因是徐祯卿和其他三才子有些不一样,他虽是吴中人,但中举后长期在京城,吴中留下的痕迹很少。

第三个原因是,徐祯卿和其他三位相比,他是前七子之一,而且其他三位诗词书画都精通,但徐祯卿在书画方面的造诣,相对较低。

大概也是由于徐祯卿的这些“格格不入”,所以后世在创作娱乐作品的时候,往往以徐祯卿为原型,塑造一个潇洒帅气的周文宾,来替代徐祯卿本人。毕竟风流才子,人们对风流的第一印象,肯定要长得帅才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0nVS3IBd4Bm1__YYc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