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漫威漫画公司新片引发了“辱华”争议。漫威新片中的超级英雄上气的父亲“满大人”的形象,被指有辱华嫌疑。
被誉为“漫威之父”的斯坦·李,他所创造的“超级英雄”影响了好几代人
漫威公司的“超级英雄”瞄准的是人们的“英雄情结”。但在世界各国人们心中,对英雄的认知却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如果穿越回古代,中国的侠士、西方的骑士还有日本的武士都是自己国家类似于蜘蛛侠、美国队长、钢铁侠这样的超级英雄。
在古代,如何成为超级英雄,出身、格局、经历、感情,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看看在古代成为各国的超级英雄有多难吧。
(一)特定的出身
虽然我们看影视剧里的超级英雄,很多在一出场都是不被重视的“小人物”。比如蜘蛛侠彼得·帕克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记者,美国队长斯蒂夫·罗杰斯在没有成为超级战士前,也只是个普通的瘦弱青年。
但是如果在古代,想成为超级英雄,必须得投一个好胎。至少想成为骑士或武士,那有个大前提就是你所在的家族得是干这(骑士或武士)行的。
当时欧洲的等级制度,骑士处于统治阶级的“底层”
因为欧洲和日本长时间的分封制度,让地方势力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日本武士的出现是因为日本9世纪中央集权衰落,地方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训练出的一批作战军队。就类似于超级英雄动画片《忍者神龟》里反派施莱德的忍者军团。
武士的出现,使得地方势力有了抗衡中央的底气
而骑士一开始并不是作战单位,而是与伯爵、侯爵一样同属贵族。据说是公元800年查理大帝的法兰克王国统一西欧,他账下有12名智勇双全的战士,被称为“神的侍卫”,也就是后来的骑士。随着法兰克王国的灭亡,欧洲陷入混乱,骑士作为欧洲“最小的地主”,不得不隶属于各个大封建主,为自己的“雇主”出生入死。
据传闻,当时的骑士要想受到封建主的册封,有个必要程序就是去封建主的城堡里学习文武,接受训练。只有表现良好的骑士,封建主才对他们进行册封,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发毕业证”。
当时英国大封建主的城堡
可以看出,骑士和武士刚出现的时候,就是一些“高级的打手”,也没有超级英雄那样的气场。可是两者都拥有的世袭制度,让骑士和武士开始变得“与众不同”,也开始进入了政治体制内。
虽然是打手,但是好歹给大封建主做事,也积攒下一定的财产,自然是要把“衣钵”留给儿子。况且从封建主的角度考虑,打手的儿子多少比外人要放心呀。
不仅限定出身,日本人和欧洲人为他们自己的“超级英雄”还设计了一套形象风格。不仅包括骑士(武士)的行头打扮。比如日本武士的“地中海发型”,还有每个武士家族的家徽,都是讲着严格的要求。或者说西方世界的骑士,他们通常手持长矛或者大剑、身穿坚硬的盔甲。
日本战国时代,各个家族的家徽
更有甚者,为了延续自己家族的传统,据说很多武士上阵时都穿着之前父辈的盔甲,如果这个武士的父辈正好是名将,那么这样的威慑力是巨大的。
骑士同样如此,不过相比于日本武士上阵,欧洲重骑兵的铠甲则让人有点“窒息,如果不合身的话,那会更加难受。所以在欧洲,如果你想当超级英雄,只能保佑你和你老爸的身材差不多吧。
欧洲著名的重骑兵,将铠甲的防御性发挥到极致
这样的装扮,普通人是实现不了了。前者是因为日本古代等级森严,普通人无法成为武士。而后者是因为欧洲古代经济落后,想整这么一套铁玩意儿,代价有点太大了。
但是!如果超级英雄就靠出身和行头的话,那么超级英雄也不会成为咱们平头老百姓的偶像。再说了,我们中国的超级英雄,还就不服这样!
(二)内心的侠义
提起中国的侠,人们估计第一反应就是金庸笔下的大侠。
不过在历史上,我们国家还真有一个“侠”的时代。
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天下的侠士。上面说过,骑士和武士都得看出身,乍一看中国的侠士似乎谁都可以当,但是如果刨根问底,侠士则起源于西周分封制的“士阶级”。
与骑士、武士一样,士也是统治阶级的“底层”,但为什么后来春秋战国时代的士逐渐离开了政治体系,也不讲究出身问题。
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春秋战国宗法制度的解体,同时导致了分封制度无法运行。本来就比较“接地气”的士阶级,在这种剧变中脱离了统治阶级,同时在原有“士阶级”的基础上,一些有学识的平民百姓也被称之为“士”,这么一来,“士阶级”身上逐渐没有贵族色彩,也就谈不上继承。
西周统治两大法宝,分封制和宗法制
由于“士”内部鱼龙混杂,所以又分成“文士、武士、侠士”等。在“春秋无义战”的乱世,侠士就是超级英雄的代表。甚至可以说,他们的事迹构成了中学课本里的大部分文言文。
比如说《烛之武退秦师》里巧妙逼退秦晋联军的烛之武、《荆柯刺秦》里“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唐雎不辱使命》里敢用刀对着秦始皇的唐雎……还有为主报仇的豫让、游说楚王救赵的毛遂。
虽然这些人并没有多么好的出身,可就是心里有打抱不平、惩恶扬善的心肠,就成了我们眼里的超级英雄。
当然了,现在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可他们为啥没有成为超级英雄呢?这就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气有关。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导致了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虽然儒家、法家、道家在治国理念上打得不可开交,但是“侠士”却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比如侠士的仁义对了儒家的胃口,侠士的洒脱对了道家的胃口,侠士的打抱不平对了墨家的胃口……。
春秋战国时代贵族“养士”之风盛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贵族与侠士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前面提到武士(骑士)与封建领主那种“雇佣”关系。贵族和侠士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相欣赏,比如太子丹和荆轲之间。
战国时代齐国孟尝君,更是以“养士”著称
多数情况下,中国的超级英雄侠士是乱世的产物,但是在太平盛世,超级英雄也同样存在。例如,李白也是侠气十足。
李白虽是文人,但为人豁达洒脱,藐视权贵,有侠义之心
相比在中国,日本和欧洲的超级英雄就很难当了,因为他们有一套特别特别严苛的行为规定。
比如骑士虽然乐于决斗,不能对另一个毫无戒备的骑士偷袭,在他们看来,这是可耻的。尤其是当基督教“入住”欧洲后,骑士精神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骑士有义务保护教堂、妇女和所有无防卫能力的人。
同样日本武士也是如此,“武士道精神”规定武士应该完全服从上级。日本武士把自己比作樱花,这可是一种极其高贵的比喻。
武士道精神在今天看来也有很多反人道主义的糟粕,比如切腹
中国侠士多是一个自由职业,无拘无束。而日本的武士、西欧的骑士则是一种终身强制性的身份,属于体制里的人,自然要用严格的规则去管理。
各国人们对自己心中的超级英雄形象也是十分崇拜。比如日本电影《七武士》里至死都想成为真正武士的“菊千代”,西班牙文学里《堂吉诃德》乡绅一辈子追求的“骑士梦”,还有中国文化里,“侠”这个字,不就有“夹道欢迎”的含义吗?
(三)家国的情怀
英雄形象如何才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拍《蜘蛛侠》只讲他和玛丽的爱情故事,那也许就没有这么多忠诚粉丝了。《蜘蛛侠》之所以能让人类产生共鸣,不就是主角拥有“保护人类”那样的大格局吗?古代的超级英雄,格局同样不小。
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手抄本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应该是“格局大”最好的诠释。在古代,要想志在四方,可以游历,或者打仗。有趣的是,中国的超级英雄选择了前者,西方、日本的超级英雄选择了后者。
既然骑士和武士属于作战单位,那么在战争年代,他们一定会在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说西方骑士的十字军东征,虽然这次军事行动到了后期成了变相的抢劫,不过在一开始,骑士的初衷的确就是收复基督教内心的圣地耶路撒冷。
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同时基督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骑士在中世纪,不仅忠于封建主,同时也忠于上帝。同样基督教会控制着欧洲的思想文化,作为替教会东征的骑士,自然成了他们大力宣传的对象。再加上骑士在东征路上见到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成了后来骑士文学取之不尽的宝贵素材。
武士在日本,也因为中央政府的无力,逐渐可以左右政权。甚至到了10世纪后期,日本已经成了“平家”和“源家”两大武士家族的天下,随着源家打败平家,建立幕府,日本进入了长达700年的武士时代。
中国超级英雄的游历天下,一袭白袍、一柄宝剑,便是一路江湖。但是这样的超级英雄,到了宋代以来,逐渐就变很少了。
宋元明清,经济越来越发达,可是国家的格局却越来越小,没有汉唐时代的开明进取,先秦盛唐时代的侠士也很难再见到了。明朝倒是七下西洋、五出漠北,但随着商品经济,以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与人的关系多少没有之前的质朴,那种侠义精神更加稀少。
就比如明清时代小说流行,描写的人物五花八门,可偏偏就是没有侠士。《水浒传》里的人,在绿林里,是英雄豪杰,但是在老百姓眼里,恐怕并非如此。
李逵、王英这样的人可动不动就要吃人肉。再者说来,侠士的目的是“除暴安良”,但梁山泊的大多数人,说是替天行道,其实不过是“以暴制暴”罢了。
(四)有料的爱情
嗯,如果你有特定的出身,强大的正义感,格局也不小的话,那你在古代,很有可能成为超级英雄了。不过,如果再有一段有料的爱情故事,那么恭喜你,你成功了!
“英雄配美人”应该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文艺作品提到超级英雄时,自然要给他配个伴侣。毕竟可以激发所有人肾上腺激素的,除了战争,就是美女。
一般古代超级英雄的伴侣,地位都比自己高。这样才能显出超级英雄的人格魅力以及敢于追求爱情的勇气。
比如《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心心念念的“贵妇人”(虽然只是个村姑),其实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因为上面说了,骑士年少时,要到自己的领主家里学习,领主教他武功,而文化知识就由女主人教授。所以骑士对贵妇人有着又尊敬又爱慕的特殊感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更像是一种精神恋爱。至于原因,一来是因为贵妇人的丈夫是骑士的主人,怎么能给主人带“绿帽子”呢?二来也与当时欧洲基督教对女性的崇拜有关,例如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
当然了,虽然是柏拉图爱情,但是并不是纯粹的两情相悦。也就是说可能骑士并不是很喜欢这位贵妇人,但是如果这位夫人的地位比较高,自己还依然愿意为她赴汤蹈火、出生入死。因为在骑士心里,追求贵妇人就是一种荣誉,而荣誉,是骑士的全部。这就构成了骑士爱情里比较畸形、虚荣的一面。
比如英国著名骑士兰塞罗特,为了追求亚瑟王的王后,竟然放弃了骑士的坐骑战马而选择乘小车。在旁人看到,这是一种很掉身份的表现,但在骑士心中,这是追求荣誉的过程。
看来,超级英雄并没有那么好当。人们只看到他们俯视苍穹的样子,没有人会注意超级英雄苦不苦、累不累。就算如此,依然有无数人每天做着英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