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彭山“金字招牌”

2019-08-27     攒够音乐去旅行

小编说:彭山,种中国最好的葡萄!

袅袅秋风,暑气止矣。

眼看着葡萄季就要过去啦,

吃货些再不来彭山,

就要明年才吃得到上好的彭山葡萄了哦!



最近,咱们彭山葡萄还被

四川公共·乡村频道《金字招牌》栏目报道

via:四川观察

想说:彭山葡萄,就是优秀!

提起葡萄,大家会首先想到新疆。

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使得新疆被誉为“国内最适合葡萄种植的地方”。



而在四川,咱们彭山的葡萄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葡萄评比大赛中,已经先后斩获了11个金奖,如今葡萄已成为彭山一张响亮的名片!



在川西平原上,彭山还创造了葡萄产业的多个最:品质最优、规模最大、名气最响、效益最好。

所以小编觉得,我们的彭山葡萄完全可以和新疆葡萄媲美!



但你知道吗?曾经彭山被专家认定为“不适宜葡萄种植的地方”。

如今彭山已成为葡萄产地新贵,并且葡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30000亩,彭山葡萄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葡萄种植园区

彭山葡萄的逆袭背后,

到底藏着怎样的奥秘?

赶紧跟着小编来看看!



岷江之畔,长寿彭山,葡萄之乡。

从“不适合种葡萄”到种出“金字招牌”,彭山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不仅能种葡萄,还要种中国最好的葡萄!

彭山种植葡萄历史悠久,但一直未成规模。

据记载,李白青少年时期曾隐居于岷山之阳(彭山观音镇),一日,途径一片葡萄林,采下果实食之,爽口无比,而后常来采食,写下了许多关于葡萄的千古佳作。




在上世纪80年代,观音镇还是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传统农业为主。

后来,一批以葡萄种植为生的人来到这里,看到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连片,便决定扩大种植规模。




随后,这批“先行者”扎根观音镇果园村,开始了葡萄产业的扩展之路。

到了20世纪90年代,葡萄产业开始呈喷发式增长,观音镇更成为当地葡萄产业的先行区、聚集区。



从最开始的葡萄袋子到大棚避雨栽培、反光膜覆盖,从简易水肥一体化到滴灌技术,每一次进步背后都隐藏着无数失败的经验。





目前,彭山的葡萄产业基本形成了产业区域化布局,被省农业厅认定的葡萄万亩示范区就有2个。

分别是观音镇果园村为中心的葡萄万亩示范区,公义镇马林村、红旗村为中心的葡萄万亩示范区。




如今,连区成片葡萄棚,成为了彭山独特的风景线。



每年仲夏,葡萄成熟,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游园、采摘、品果,就连外国友人也对彭山葡萄赞不绝口!




彭山人不仅种出了中国最好的葡萄,也种出了甜蜜蜜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彭山葡萄现种植面积近3万亩,产值已达到10亿元!



批发商们一说起买葡萄,都晓得往彭山走~小小葡萄真正成了彭山农民增收致富的大宝藏。



>> 彭山葡萄 成绩斐然 <<

2011年,观音镇葡萄园区被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示范点”称号,被四川省农业厅认定为“万亩特色葡萄示范区”。

从2012年起,彭山连续7年选送葡萄样品参与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并获奖。

2015年,“彭山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地保护称号,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16年获评农业部名优特新农产品。

每年葡萄盛产期,还会举办葡萄采摘节,上万人齐聚彭山,共享葡萄盛宴,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了!




除此之外,“彭山田野•礼”“彭山耘集”等公共品牌应运而生,成为彭山优质农产品的销售主力。

彭山精选的优质葡萄通过各个公共品牌进行销售,极大提高了彭山葡萄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仅如此,众多葡萄业主还建立了自主葡萄品牌,例如“果怡”“彭祖”“紫红园”“绿逸”等,并借助“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东风,充分向外展示彭山葡萄的美味。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彭山,只为了吃上一串酸甜可口的葡萄,体验葡萄采摘的乐趣,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葡萄,爱上彭山!




什么是好的葡萄?彭山葡萄就是标准之一!

风味独特,酸甜适口,晶莹美观,营养丰富…提起彭山葡萄,往来的游客无不竖起大拇指。




咱们彭山的葡萄到现在已经有40多个优质品种了,雨水红、红地球、阳光玫瑰、夏黑、醉金香…光听名字就已经令人垂涎三尺!



有些品种一颗葡萄比一枚五毛硬币还要大不少,一颗就有10到12克重!




郁郁葱葱的嫩叶下,葡萄带着悠悠香味,晶莹剔透,沁人心脾。




没打过农药的彭山葡萄,连皮皮都可以吃,真正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所以,还没有吃到彭山葡萄的朋友,赶紧抓住夏天的尾巴,到彭山的葡萄园过个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uIV1mwBJleJMoPMdH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