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班被叫停、学费被监管,培训机构“看你往哪里跑”?

2021-01-25   郑勇的自媒体

原标题:线下班被叫停、学费被监管,培训机构“看你往哪里跑”?

从上周六起,北京市暂停所有线下培训,校外辅导机构不得不将线下班转为线上培训。

伴随着课外辅导形式的改变,难免会出现退费等问题。对此,北京市教委明确,如果产生退费等纠纷,希望广大家长和培训机构能够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如果无法解决或者产生违法违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联系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的主管部门来协调解决。很显然,教育主管部门更“偏向”广大学生家长。

事实上,2020年疫情已经让校外培训行业经历了一轮洗牌。受疫情影响,一些机构被迫关停、跑路。现在,能够保持正常运营的机构可以说刚刚庆幸“劫后余生”,没曾想却再度陷入线下培训暂停的“囧境”。

虽然线下班可以转为线上教学,但学习效果无法保证仍不少学生家长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线下培训转为线上之后,机构仍然需要承担租用教学场地、聘用管理人员等各项成本,致使原本即已绷紧的资金链更为紧张。

然而,针对培训机构的“跑路门”“倒闭门”,社会各界从严管理的呼声愈发高涨。

在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华夏银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何存提交了《加强培训机构消费者预付资金监管工作的提案》,呼吁应尽快出台培训机构消费者预付资金存管规定,明确主责部门、存管方式、各方监管责任,选定部分线上培训机构作为试点,推动培训机构预付资金存管成为行业规范,切实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

北京市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北京市石景山区信访办督查督办科科长杨朝霞也建议,引入银行建立保证金监管机制,对开展预付式消费业务的经营企业,采用专用存管账户管理,加强经营过程中一定比例的预付资金监管,保障部分资金安全。

同时,她还建议引入保险建立余额保障机制,通过企业购买余额保障保险,确保发生经营风险后,保险公司能赔付一定比例的余额,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者损失。“还可以参考和推广石景山区推出的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向在线成人继续教育行业引入科技公司建立动态数据分析机制等。”

据称,北京市试点开展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平台,重点解决培训机构预收费后监管的问题,近期公布了首批纳入监管的51家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后,家长交的每一笔课时费用都能在平台中查到,培训机构若出现资金异动也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平台从收费源头到退费处理进行全过程监管,进一步防范风险。

对于培训机构预付资金的管理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则认为,可由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连同市场监督管理局、教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建立跨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同时还可考虑要求设立一个独立于培训机构运营主体以外的第三方账号,该账号由银行托管,一旦出现风险问题,预付费资金无法由机构取用,以此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