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砥砺70载,10件大事让你自豪

2019-10-14   中国荣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荣成人民群情振奋,1日至4日,荣成县委、县政府在崖头举行隆重的集会庆祝活动。

荣成:砥砺70载,10件大事让你自豪


从此,荣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团结一心,循着新生发展、改革开放的路径进入新时代,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成为全国“江北第一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成就振奋人心。



01毛泽东对黎明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了重要批示

1955年12月,毛泽东对黎明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了重要批示。10月22日,荣成县委向文登地委报告了楼下村(今崖头街道黎明社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三年生产规划。10月30日,文登地委加了按语报送山东省委。11月11日,山东省委通报批转荣成县楼下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三年生产规划的经验,并转发了文登地委的按语,号召全省仿行。12月,毛泽东对此规划作了重要批示:“这个规划有用,可供各地参考。一切合作社,均应作一个几年的生产规划,经过社员多次讨论,加以修改,然后付之实施。”毛泽东批示后,楼下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黎明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12月毛泽东主席对黎明合作社规划的批示(复印件)


荣成县委立即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区、乡干部会议,组织学习、讨论,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农业发展规划,加速农业合作化进程。



02全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转移工作重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县立即掀起学习热潮,1979年1月12日至15日,全县召开多种经营先进代表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动员全党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高速度发展荣成县的农业生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片源于网络资料)

2月6日至20日,县委召开了为期15天的三级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2500多人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1979)4号、5号文件精神,集中研究如何搞好工作重点的转移,实现农业新突破的问题。

这次会议,也是推动全县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又一次动员,是全县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节点。



03荣成撤县设市

1988年12月10日,荣成市成立大会在崖头隆重举行。省民政厅、中共威海市委、市政府、驻荣部队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会上宣读了国家民政部关于撒销荣成县设立荣成市的批复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荣成撤县设市的通知,中共荣成市委书记吴隆江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大会结束时,在市委大院门口举行市五大班子挂牌仪式。从这一天开始,荣成市各级党政机关正式对外办公。


荣成撤县设市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荣成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它对于落实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的振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市区新、旧貌对比


市府东路新、旧貌对比


十里河公园新、旧貌对比

04荣成市实施过百亿上小康工程,成为全国江北第一强

1991年,全市社会总产值84亿元,比1990年增长23%,国民生产总值35亿元,比1990年增长19.5%,国民收入32亿元,比1990年增长17.6%,工农业总产值78亿元,比1990年增长23.8%,全市农村经济实力跻身于全国百强县之列,名列第十二位。农业产值列全国县级第五位,水产品总产、总值列全国县级第一位。

1992年10月,市委提出要实现“三个一”和“三个率先”。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提出“八五”期间要实现“三个一”和“三个率先”。即:到“八五”末,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比1991年翻番;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7亿元以上,力争人均1万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0万吨以上,人均1吨。是年工农业总产值在全省率先过百亿;1993年全市工业产值在全省率先过百亿;到“八五”末镇村工业产值在全省率先过百亿。


05全国深入贯彻“三为主”工作方针座谈会在荣成召开

自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荣成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了计划生育“三为主”经验,并于1970年代中后期起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得到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广。

2003年9月19日,全国深入贯彻“三为主”工作方针座谈会在市石岛宾馆会议室召开,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主持会议,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威海市委及荣成市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以及省、威海市领导还到石岛镇南车村、华泰汽车集团、西霞口集团进行调研。

062006中国发达县域经济论坛在荣成市石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06年9月17日,由国家统计局主办,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协办,荣成市委、市政府承办的以“和谐、创新、繁荣”为主题的2006中国发达县域经济论坛,在荣成市石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等领导,山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传升,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以及威海市委市政府、荣成市委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威海市委常委、荣成市委书记汤光运作了《创新创业,科学发展,努力建设繁荣和谐的新荣成》的专题发言,江苏省昆山市和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等百强县的代表作了典型交流。会议还举行了专题讲座。

同日,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欢乐中国行》节目组应邀在荣成市东方广场举办《欢乐中国行一魅力荣成》大型文艺晚会。

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以及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等领导,在荣成市调研农村工作及县域经济发展情况。9月18日,部分代表观摩荣成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07青荣城际铁路开通,荣成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

青荣城际铁路由青岛到荣成和烟台,正线长度31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2016年11月16日实现全线通车。

2014年12月28日,青荣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并首次运营,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和部分驻鲁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乘坐动车,来荣成市视察荣成站情况。这条横跨胶东半岛的城际铁路开通后,从青岛到达烟台地区最快仅需1.5小时,比过去的4.5小时缩短了三分之二,有效拉近了青烟威荣城市间的距离,形成了“1小时交通经济圈”。



作为山东省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青荣城际改写了胶东地区的“经济版图”,胶东半岛从“沿海边区”变成了“门户城市”,成为对接辽东半岛,日、韩国家和地区的“桥头堡”,拉近了青岛、烟台、威海、荣成城市群间的时空距离,半岛地区开启“同城生活”。



2015年12月29日,荣成至文登段荣乌高速起始路段建成通车,结束了荣成境内无高速公路、无铁路的历史,与域内外的空港、海港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荣成:砥砺70载,10件大事让你自豪


08荣成推出“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标志

2015年9月16日,荣成市召开城市形象标识新闻发布会,公布启用城市形象标识。

这款推向社会的城市logo,以清新清爽、色彩丰富为意境。 “太阳 大海 荣成人”、“自由呼吸·自在荣成”被确定为城市标识用语。意在弘扬海洋人文历史文化,打造现代化绿色生态城市。

这一城市标志,后来由生态领域拓展到全市经济、建设各个领域,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引领。




09荣成市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自2015年启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全市组织开展“争创最美家庭”“礼让斑马线”“我眼中的文明荣成”和全民公益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劝导、整治等方式,持续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规守法,践行文明,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2017年11月14日,荣成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荣成海关、蜊江小学、地宝圈村分别入选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



荣成市崂山街道地宝圈村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荣成海关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荣成蜊江小学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10上榜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选“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在2018年11月26日于广州举行的“2018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瞭望东方周刊》和瞭望智库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发布。成都、宁波、杭州等十座城市(地市级),山东荣成与江苏太仓、浙江余姚、浙江普陀等十座县级城市一道,被推选为“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公布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单,荣成市从43个参评单位中成功入围,当选“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这是我市继全国文明城市后,又一里程碑式的大事。




70年间,荣成的变化天翻地覆,

还获得了全国环保城市、生态城市、旅游城市等称号,

10件大事难以概括荣成巨变,

在你心中,还有哪些大事可以上榜,

敬请“留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