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最近升职了,可才一个月,她就跟我抱怨,“想辞职。”
我问为什么,这下可好,话匣子像开了闸的水,一股脑出来了:
天天都要应付各种会议,同事难沟通,时间是花出去了,却都没什么结果工作量涨了不少,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工资低,工作却需要花200%的精力完成
我静静的听着,最后,闺蜜说,“其实是觉得压力太大了,我担心自己有一天过劳死。”
确实,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我自己也是,每天都能感受到从各个地方来的压力。
曾经,我也担心过,长时间生活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对身体、对情绪会有多大伤害。
直到我看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凯利·麦格尼格尔)的一个研究,彻底颠覆了我对压力的认知:
“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以下,是研究的主要观点,分享给我的闺蜜,也给所有感受到生活压力的你们。
1
对压力的看法,决定你的健康
Kelly的研究追踪了在美国的3万名成人,历时8年,研究者首先会问这些人两个问题: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你相信压力有害健康吗?
之后,研究人员以公开的死亡统计找出参与者中去逝的人。 先说坏消息:压力大的人,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
但,这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而,
承受着很大压力,但是不觉得压力有害的人,死亡风险反而最低
所以,改变对压力的看法,是否能促进健康? 显然,是的。
为了证实这一点,Kelly又做了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
假如,你临时被通知要进行一个5分钟的即兴演讲,你已经在台上了,演讲主题是《我的缺点》,听众是一群专业评审。
接着,第二段好戏上演了,数学测验,你事先一点不知情。测验要求你从996开始,每数一个数减7,要大声叫出正确的数字,越快越好。你一边数,旁边还有人一遍冲你喊,“你太慢了”“错了”“快点”。
你心跳开始加快,呼吸变急促,开始冒汗。
通常,人们认为这些反应是紧张,有这样的生理反应,说明你没办法好好应对压力。
但,如果将这些反应看做是身体进入备战状态,会怎么样?
在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实验参与者进入这个压力测试之前,就会被告知,面对压力时,身体出现这样的反应是有益的。
心跳加速是在做准备,呼吸变急促,它会让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于是,参与实验的人,就变得比较不紧张,并且对自己更自信了。
2
压力,提高人的社交能力
第二个实验
研究者在美国找了1000个年龄在34岁到93岁间的人,他们通过一个问题开始了该研究:
“去年的你,感受到了多大的压力?”
“你花了多少时间帮助朋友、邻居和社区里的其他人?”
接着他们用接下来五年时间去看参与者中有谁去世了。
结果依旧是坏消息:生活中每个重大的压力事件,会增加30%的死亡风险。
但是,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那样。
那些花时间关心别人的人,完全没体现出与压力相关的死亡风险。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背后,有生理上的原因。
人感觉到压力很大时,会分泌一种激素——催产素。而催产素还有一个小名,叫拥抱激素,因为,拥抱时也会产生这种激素。
关于催产素,很多人不知道,它会让人
想倾诉
,同时,它也会让你对周围的环境比较注意,能
关照到别人
还有,催产素不只影响大脑,对身体也有作用。
其中一个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保护心血管系统,
是天然的抗炎成分,还能帮血管在压力下保持松弛
所以,感受到压力,不论是求助还是去帮助别人,都会比平时分泌更多的催产素,压力反应因此也变健康了。
这就是压力的奥妙之处。 所以说,压力对健康的有害影响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你怎么看待压力,怎么行动,才会决定它对你是不是有害。
当你认为压力有益,你会变得有勇气。当你选择在压力时倾诉,你的生命会更有韧性。之后,你会发现,你不只是更善于处理压力,更是对自己作出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你相信自己,能应付生命中的挑战。
同时,你要记得,
你并非单独面对这一切
3
变压力为动力,只需三步
最后,如果你也正在经历生活的压力,你可以先通过以下3步慢慢调整: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不逃避它,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