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疫情影响,从海外回国的部分航班一票难求。有人趁机设局,做起了诈骗的不良勾当。
3月7日,昆明市民陆女士突然收到身在国外的好友发来的QQ信息,对方请陆女士帮订回国的机票,并声称已将票款转至陆女士的账号,但24小时后才能查收,因此先请陆女士帮忙支付给所谓的订票经理6000元。热心的陆女士按照指引操作完成之后联系好友,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骗子是如何乔装成为陆女士QQ好友的呢?
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刑侦一大队大队长 赵福文:在QQ的空间上面,好友信息都会被复制和冒用,骗子是以机票改签,无法付账这么一个理由,先让受害人先垫付票款。
民警研判认为,所谓国外朋友和订票经理,都是同一个网络电信诈骗犯罪集团的成员,他们的窝点就在南宁市兴宁区。
3月16日,警方兵分两路,抓获嫌疑人8名,他们随后被依法刑拘。经查,这个团伙冒充他人QQ好友,以购买机票为由,共实施诈骗14起,涉案金额达35万余元。
轻信网络“业务员” 贷款不得先被骗11万元
其实,在网络上非但不能随意帮人付款,还要提防那些号称能放贷款的人。去年9月,急需贷款50万元的广州市民何小姐,在某网站贴吧内看到广告信息后,跟一个自称某金融公司业务员的男子取得联系,对方以需要审核费、打点费为由,累计骗她转账11万元。
但是,嫌疑人始终没有放贷,反而在3月26日将受害人的QQ拉黑。4月10日,嫌疑人在南宁市明秀东路某小区内落网。
嫌疑人 颜某:她叫我把钱退回去,我说金融公司有事情,也是疫情影响啦,还没处理,然后各种理由这样拖了。
买卖公民信息,多人落网被追责
去年11月,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称手头有大量公民信息出售。接到群众举报后,警方在南宁市人民东路某商住楼内,将嫌疑人陈某抓捕归案。经审讯,陈某从各种途径,包括从网上购买涉及到名字、手机号码等45万条个人信息,进行多次贩卖,非法获利8260元。
警方深挖线索,又在南宁多地抓获向陈某购买公民身份信息的犯罪嫌疑人8名。他们均自称是房地产行业工作人员,出于发展业务、拓展客户的需要,才动起了歪脑筋。目前,陈某等9人已被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全民参与防范,骗子有孔难入
今年以来,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共破获各类电信诈骗案件23起,刑拘35人,冻结资金137.56万元。
今天(12日)上午11点,兴宁警方还联合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一家手机城展开抵制电信诈骗普法宣传工作。他们希望相关经营人员坚决抵制、举报非法渠道买卖手机卡的违法行为。
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刑侦一大队大队长 赵福文:对公账户、手机卡,银行卡、优盾、财务章啊,等等这些信息,买卖超过3套以上,我们将会移送检察机关和法院,审查起诉。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