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楼长”制运行近一个月以来
区内各商务楼宇“双楼长”
成为了战疫新力量
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又是如何实现1+1>2的呢?
小亦带您一起到现场去看看
一身灰色运动装,背着一个同色系双肩包,手里捧着本夹着表格的文件夹……3月22日上午9点刚过,荣华街道的郑博远已准时出现在君安国际小区。自北京经开区在商务楼宇推行“双楼长”工作机制后,他在基层的抗疫战线也随着自身“双楼长”的新身份转移到该小区。
和他一样的“楼长”在区内还有很多。随着北京逐渐复工复产,一种由属地政府、街道一名干部和物业管理方一名负责人共同担任楼长,分别承担属地责任和单位责任的“双楼长”机制随之诞生。
君安国际小区属于混合型商务楼宇,共有7栋楼宇770多户,其中,50%为业主自住用房,20%为企业办公用房,还有30%因人员未返京等暂时空置。随着企业陆续复工,楼宇内企业成为小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内容。
小区物业管家郑辅超是郑博远的工作搭档之一,当天碰面后,两人一起开启“爬楼”工作模式,逐个对楼宇内企业进行上门检查。需要检查的内容有很多,共计有14项。为确保不漏查,这张表格背后还附着每个复工企业的企业名称、负责人、企业总人数及当前复工人数等详细信息的台账。
不过,由于是周末,“双郑”组合当天上午一连走了几家企业都没能敲开门,但他们依然继续“扫楼”,“疫情还在继续,我们不能放松,要不得半点侥幸心理。”一直到中午11点多,“双郑”组合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返回街道吃午饭前,郑博远还需要前往位于4号楼地下的物业办公室,找小区物业的总负责邢彦飞简单对接、交流工作情况。
办公室里,邢彦飞介绍道,为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四方责任”,不仅物业楼长与街道楼长签订了责任书,小区楼宇内目前复工的44家企业已全部分别与街道和物业双向签署承诺书,并通过每日的不打招呼上门检查,加强监督力度和企业自身防控意识。
在他看来
“双楼长”不仅充实了基层防疫人员力量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携手
实现了优势资源的整合、互补形成合力
使疫情期间遇到的很多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比如我们发挥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和服务优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数据的进一步完善,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照拂返京人员的居家观察期生活;街道则发挥自身物资、智慧平台优势,帮我们解决出入证、帐篷物资问题,还有对居家观察人员智能化管理。”邢彦飞介绍。
3月23日早上7点半,作为康盛工业园园区“双楼长”的综合执法局张啸锟和园区物业人员段海红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园区东门,开始巡查早高峰园区进出情况,车辆、人员出入证检查,“健康宝”信息核实,人员近期活动轨迹,体温检测……随着车流、人流逐渐减少,两人又来到企业开始逐个进行企业员工人数、温度、企业消毒记录等各项日常检查,无死角、无遗漏地全面巡查完毕后,两人将情况记录在账,随后上报相关部门。
这就是康盛工业园
“双楼长”的日常
而在实际工作中
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
但他们都会快速解决
“‘双楼长’制实行以来,为园区张贴防疫宣传海报、按照要求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物资需求,严查企业防控措施等各项措施的实施,为园区的防疫工作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帮助和支撑。”北京佳洁鸿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楼长”制的实施,提高了园区防疫效率和纠错率,园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明显更加规范,也更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