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看一下一个很独特的冲锋枪,越南的K-50M冲锋枪,这是一个非常稀有的枪型,也是波波沙的一个非常罕见的变体,而且乍一看,根本看不出来是波波沙,因为波波沙的元素在外形上已经很不明显了,但是本质上却又真的就是个波波沙。
早年间,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扬名于二战的战场,总共生产超过600万支,成为苏军的一个标志性的武器。这把枪是由什帕金改进于捷格加廖夫的PPD-40冲锋枪,采用大量冲压零件,简化工艺节省成本制成的。同样的,都是一个自由枪机原理的冲锋枪。PPSH-41后来也是被苏军嫌弃,苏军开始采用了更加简化的PPS-43冲锋枪。
二战结束以后,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被苏军正式采用,波波沙冲锋枪也是被弃用了,而库存的波波沙则被苏军当做战略物资支援给了他的盟友们,比如咱们,比如越南,手里大把的苏制武器,而各自在这些苏制武器的基础上,又都有自己的改进型号。
今天咱们来看越南的K-50M冲锋枪,这把枪的原型其实是我国的50式冲锋枪,而50式冲锋枪的原型呢,就是PPSH-41,所以,K-50M也是波波沙的一个变体。在美军中,他们管50式冲锋枪叫做K-50,而越南魔改的50式冲锋枪则被美军代号为了K-50M,M是modified的意思,改进型。
当年呢,中苏两国都是越南最强有力的后盾,他们的武器弹药、物资补给都是中苏提供的,轻武器比如两军制式武器PPSH-41、50冲锋枪、AK47/五六冲、SKS/56半等等,缴获的什么M-3冲锋枪,还有咱们淘汰下来的捷克式机枪等,那会儿的北越军队就是低配版的我军和苏军。
而在K-50M上,它的基础就是50式冲锋枪。这把枪呢,乍一看不是50冲锋枪,原因在于它的手枪握把和枪管罩,50冲锋枪和波波沙冲锋枪的枪管罩是一直延伸到枪口的,而K-50M则是将枪管罩截短了,枪口的制退器也是取消掉了,这样看上去,K-50M比PPSH-41的枪管要短一些。
这把枪上的手枪握把,在50式冲锋枪和波波沙冲锋枪上也都是不存在的,这两把枪用的还是直握把。乍一看呢,你可能会觉得K-50MM用的是PPS-43的握把,实际上并不是,北越K-50M的手枪握把来自于五六式冲锋枪/AK-47。
在准星方面,K-50M的准星并不是PPSH-41的准星,也是AK的准星,只不过有所改动,并没有那么高了,但是上面的东西,调节器之类的,都还是AK所采用的。
而在照门上面,K-50M的照门并不是采用波波沙的缺口式照门,而是用的50式冲锋枪的翻转式的觇孔照门。
而在快慢机的调节上,K-50M冲锋枪也是有一个波波沙一样的调节器,这是从50式冲锋枪那里转移过来的一个一样的调节器,向后推半自动射击,向前推全自动射击。而弹匣释放钮也是和波波沙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改变。
弹药上呢,K-50M用的还是波波沙原有的7.62*25mm托卡列夫弹,并没有新弹种,毕竟就给他提供这个,美国人的.45ACP也只能是缴获。弹匣上,K-50M用的也是原来PPSH-41的35发弧形弹匣,不过也有所变化,同时呢,也是可以使用71发的弹鼓互换的,只不过,这种大弹鼓在后来没什么人爱用了。
另外在拆卸上,K-50M冲锋枪和波波沙也都是类似的,内部构造其实也是基本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就是缓冲垫的材质上,北越用的是一个橡胶的缓冲垫,波波沙用的是皮革一类的东西,相比较而言,橡胶其实缓冲效果更好,能更好的降低后座。这把枪的射速呢,比之波波沙应该是差不多的,都是同样的复进簧、同样的枪机后座距离。
mat-49
我们看这把枪上,其实元素不仅仅只有50冲锋枪的元素,外形更加类似于法国的MAT-49冲锋枪。这个原因来自于越南战争初始阶段,最开始是法国人和越南人在互殴,最后结果也是喜闻乐见,高卢雄鸡很遗憾的又双叒叕打输了,大把大把的MAT-49冲锋枪被北越军队缴获了。
我真没有乳法,真没有
我们看一下MAT-49和K-50M,他们有着异曲同工的伸缩枪托,这个估计是MAT-49抄的M-3冲锋枪的可伸缩枪托,而越南人也是直接拿过来用了。这个可伸缩枪托里面,有一个按钮可以释放枪托,又有一个卡槽可以固定枪托。相比之下,K-50M的枪托更加短一些,这点更加适用于身材相对矮小的越南人。
而在机匣上,这个K-50M的上机匣其实就是50式冲锋枪的上机匣,而下机匣则被越南人换掉了。原本的波波沙和50式的下半部分,是木质枪托延伸过来的,而在越南人手里,也是换成了一个金属的结构,这点也是参考了MAT-49的结构。
相比于波波沙冲锋枪,K-50M的优点就在于它更短、更轻,它的长度,打开伸缩枪托,为29.5英寸,收起伸缩枪托,则只有22.5英寸,而波波沙全长则是33.19英寸。在重量上,K-50M去掉了厚重的木质枪托,换上了金属伸缩枪托,减掉了一部分重量,而又加上了一部分金属机匣,整体重量是7磅8盎司,而波波沙空枪也是8磅,整体上,其实并没有比波波沙轻多少。不过,它这个重量并不是固定的,由于北越的武器大多数都是在作坊生产的,标准并不统一,能查到的K-50M的重量也是并不一样的,甚至还有八九磅的K-50M,比波波沙还重。
整体上来看,外形上,这把K-50M冲锋枪是以50式冲锋枪为基础,内部结构几乎一模一样,而外形上,也有一部分是直接挪用了AK/五六冲的结构,还照着法国的MAT-49汲取了一部分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拼凑而成的一个武器。
而在做工上,很明显,K-50M并没有波波沙和50式那么精细,很多地方被做的非常粗糙、简陋,多数都是一些作坊级别的兵工厂生产制成的,而后就配发给了北越军队,生产工艺什么的都是有着很大的缺陷的,但是对于北越的游击队来说,足够用了。如果做工能够精致一些,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武器,但是很遗憾,二战以后的步兵,不再青睐于冲锋枪了,相比之下,北越更喜欢AK47/五六冲。
(正式更名以前叫军武文斋,大概几天前改的,如今摆脱那个山寨气息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