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市民朋友:
每逢节日,思亲意浓。农历十月初一(10月28日),是传统寒衣节。民间习俗,焚纸遥寄;流传既久,陋弊多显。自商、周以来,中国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传统,那时多以实物祭奠,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造纸业的出现,人们将思念写在纸上,宣读后进行焚烧,再后来受商业宣传影响,逐步转化为以纸做钱向先人进行祭奠。这种祭奠方式是特定时期的一种情思表达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应有所扬弃。如果再行延续,势必会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干扰群众正常生活,与将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大都市相背离。
目前,《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9年5月1日正式施行,对在公共区域焚烧迷信用品、焚烧丧葬用品、搭设灵棚等影响环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对在公共区域摆放纸牛纸马、“送路”等宣扬封建迷信的行为,对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行为,《条例》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力求通过法治手段,革除这些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陋习,推进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文明祭扫新风尚。在寒衣节来临之际,我们提请广大市民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一、践行《条例》,遵法守法。在公共区域不焚烧殡葬用品、不摆放迷信用品、不进行其他不文明殡葬、不文明祭扫行为。
二、慎终追远,美德传家。提倡以家庭追思、撰文以祭等方式祭奠先人,追思先人的贤行事迹,传承优良家风。
三、文明祭奠,弘扬新风。提倡以鲜花祭奠、社区共祭等方式祭奠先人,让祭奠方式适应现代文明进程!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为了天津城市文明形象的树立,为了天津人精神风貌的弘扬,让我们共同携手,做文明殡葬、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和监督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带动周边人摒弃殡葬、祭扫陋习,争做文明市民,树立时代新风。如果您发现身边有违反《条例》规定,进行不文明殡葬、不文明祭扫的行为,请您拨打蓟州区民政局举报电话:29038398,反应问题。
蓟州区民政局
2019年10月
倡议书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为倡导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深入推进《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推动全域创建文明城市,一起营造绿色、文明、有序的民俗祭奠日氛围,特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殡葬新风。倡导厚养薄葬的时代新风,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不搞铺张浪费,拒绝抛撒纸钱、吹打念经、摆放及焚烧纸牛、纸马等不文明行为。倡导以鲜花替代烧纸,以追思替代“送路”,文明环保、简朴庄重的殡葬礼仪和治丧祭扫方式,更好地缅怀逝者,传承良好家风。
(二)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倡导采用社区共祭、敬献鲜花、植树绿化、家庭追思、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安全的方式祭扫,提倡采用不取骨灰盒,用灵位牌或遗像等缅怀故人的“简约祭扫”方式;不燃放鞭炮、不焚烧纸钱,转变旧观念,树立新风尚。
(三)倡导生态安葬新风。倡导节地生态安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蓟州。鼓励采用海葬、树葬、深埋、草坪葬、花坛葬等少占或不占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四)倡导党员干部带头。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要求,自觉遵守殡葬改革的新规定,带头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生态安葬,宣传殡葬改革,监督和制止不文明祭祀行为,以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广大市民朋友们,为了我们的美丽家园,为了我们的健康,让我们共同携手,做文明殡葬、文明祭祀的参与者与志愿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摒弃殡葬、祭祀陋习,争做文明市民,树立时代新风。
蓟州区民政局
2019年10月
制作| 融媒体中心
欢迎分享转发
转载须注明来源掌上蓟州(ID:zsjx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