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念青东畔行

2019-10-22     户外运动平台

一、念青东二、奔向西藏

提前一个月订的济南~拉萨的机票,价格1000元。结果过了一个多星期,机票就降价至600多。结合去年飞拉萨的经验,看来去西藏最好提前三个星期或者半个月订机票,太早了反而贵。

9.23日,济南出发,经停鄂尔多斯,至西宁转机。住宿卡萨布兰卡青年旅舍。

9.24日,西宁飞拉萨(西宁火车站旁边有去机场的大巴)

9.25日,拉萨大巴至林芝

9.26日,林芝包车至徒步起点(拿哥村往西约4公里左右)

有点折腾,根本没有时间适应海拔。但还好,由于准备比较充分,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比去年强多了。

利用西宁住宿一晚了机会,晚上在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之后,一个人去了西宁最大的清真寺:东关清真大寺看了看。

夜晚的清真大寺

之后又路过了一个清真寺,发现所有清真寺的朝向都是斜的,与主干道方向不合,难道它们都是朝向麦加的?

到拉萨后,与提前到达的上海黄哥会合。傍晚一起去八廓街转转,顺便采购点东西。

傍晚的大昭寺广场

网红店:玛吉阿米

第二天一大早,去东郊客运站坐班车去林芝。由于太早,公交车等不及了,只能打车前往汽车站。坐第一班班车(8:00左右发车),背着大包竟然可以“直接”进站,这可是个大大的利好(是驴友都懂得)。

拉林高速的建成,大大缩短了行车时间,下午2点不到,就到达了林芝(八一镇),用时不到6个小时,入住梵行莲花(13581648502),与之前到达的队友汇合。同时住在这里的,还有雨落、刘哥等老友(他们走郭喀拉)及玲玲等群友,大家晚上一起聚餐、畅聊。

9月26日早,包车前往徒步起点:鲁朗的拿哥村。大约用时3小时。

三、徒步念青东看海环线

D1:起点~娘约措湖头木屋营地

这次队伍总计7人,包括:60、50、40、30、20五个年龄段,清一色的“爷们儿”,这是带队以来,第一次组了一个“和尚队”。整个徒步线路140公里,预计11天走完。

徒步起点,全队“七匹狼”合影(左起:海阔天空、黄哥、罗队、南伯、迪尔、黑虎、小乐)

徒步的起点在柏油路的尽头,一般车辆只能到达这里。如果是越野车的话,还是可以再往里送几公里的,车况好甚至可以送到过桥的位置。

拍完合影,离开柏油路,踏上马道。时间:2019年9月26日10:50

海阔天空

罗队(去年一起走过希夏邦马)

南伯

帅哥迪尔

年龄最大(63岁)、体能超好的黄哥

一路沿河水的右侧行走,天气也不错,景色也说的过去。

走在最前面的小乐,20几岁,山东济南人,与我是老乡。体能是超级强,保守估计是我的两倍,来之前,刚刚solo了狼塔CV,整个徒步过程中,从没有见他喘过,走的非常轻松。

由于体能严重超过了队伍的整体水平,怕拖累他,曾建议他再次solo,但他还是愿意跟我们一起走,只是他只能走走停停,不断的等我们。由于走的太快,基本没有他的照片。

不仅体能超强,而且能熟练使用导航,路感也非常好,这次徒步全程都是他带路,充当了“领队”的角色。

远远的走在前面的小乐

中午午餐后不久,就到达了木桥处(行走3个小时),这可能是越野车能够到达的最远距离了。在这里要过桥,此时队伍有点拉开了。

木桥(过桥,转到河左岸)

海阔天空与强驴小乐

由于是重装第一天,加之部分队友一路赶到西藏,没有休整,开始出现高反的迹象:心跳过速、行走无力。

在这里再次集合完队伍,继续出发。宽宽的马道结束了,代之以羊肠小径。此时天开始阴了,并有小雨飘零(此后的6天里,再也没有见过太阳)。

沿着小路出发不久,遇到了几头牦牛。没想到的是,这里的牦牛,不但不怕人,还主动的向我们发起发“攻击”,吓的队友赶紧躲向旁边的灌木丛中。而这几头牛,在一头“熊猫脸”的带领下,一直尾随我们,直到娘约措湖尾。

注意:不同与其它地方的牦牛,这条徒步路上遇到的牦牛,都具有攻击性。在遇到它们时,尽量避开。如遇到攻击,不要逃跑(根本不可能跑过它),可急停后,大声呵斥。

遇到的第一个措:麦炯拉阿措

再往前走不远,再次过河,重新返回河流的右岸。“熊猫脸”带着一众牦牛,紧紧尾随。

爬上一个小坡后,到达娘约措湖尾,休息。

小乐的小宠

娘约措湖尾

队友迪尔开始出现高反的情况,最后留下小乐陪他慢慢走,防止高反加剧。

接下来的路是沿着娘约措右岸走,路越来越难走了,基本就是乱石加烂泥路。这段路大约要走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营地。

那几头牦牛时而占着路不让通行,时而尾随我们,大约走了一半的湖边路后,才彻底甩掉它们。

娘约措湖边

下午5:30,到达预定的木屋营地,我们选择了第二个木屋。前面大约几百米还有一个木屋,里面有烟冒出,应该是走鲁易线的玲玲队三人(他们比我们早出发一个多小时)。

小乐和迪尔最后到达,迪尔高反愈发的严重了,开始出现想呕吐的情况。马上测心跳、血氧,120/60+,血氧低的有点多了,看状态也不是太好。队友拿出了高原安、葡萄糖给其服上,并烧好热水让其补充水分,稍缓解,能否继续行程,只能看今晚是否能休息过来了。

晚上,竟然看到了满天的星星......

今天徒步13.6KM,用时6h42m。

D2:木屋营地~洞措拉岗措~垭口1~营地

早上起来,迪尔的症状虽然比昨天好了些,但还是不行,决定下撤。

出发前合影一张,黄哥拍摄

天气阴沉沉的,与迪尔分手后,顺路前行,然后按轨迹左拐过河后,进入另一个山谷的山坡。

此时开始出现沼泽路段了,且一路小爬坡。到处溪水纵横,防水鞋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切入左侧山谷后,注意看左前方,有两处经幡,奔着这个方向爬就可以了。

翻上经幡所在的山坡,就可以看到洞措拉岗措了。

天气不好,景色也不好。

顺着左手边继续前行,这一段路迹不是太明显,而且低矮的灌木林很是影响行走,需要注意不要崴脚。

小乐远远的看到前方好象有三个人影,应该是玲玲他们了。

陡下至河谷后,然后再重新拔上来,找了一处平整点的地方,午餐、补水(接下来要翻第一个垭口,海拔4720米)。午餐时,突然来了一点阳光,抓紧摆开太阳能板充了一会儿电。

午餐后,继续前行,不久就翻上了一座平台,此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垭口了。

垭口下有一小湖,左手是大石头,右手绕过湖可以到达垭口下方。如果从左手的大石头堆切过去,正好到达垭口中间,可以少爬一半的距离;但是那些大石头看似简单,实际很有难度。最后,我放弃了,还是绕到湖的右侧走轨迹的路线。小乐和海阔天空则从湖左侧的大石头路线横切了过去。

垭口下的小湖

注:汉族人常说的湖,对于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谓。四川部分藏族称之为海子(海的儿子),比如九寨沟内的湖常称之为海子;西藏的藏族,则常称之为措,比如纳木措、羊卓雍错;而内蒙的蒙古族则常称之为诺尔,比如达里诺尔(湖)

垭口虽然陡,但不算太长,路也相对好走,没有雪。只是高海拔爬陡坡依然累的气喘吁吁,也不能象以前一样一口气拔上去,总是感觉呼吸和步伐协调不到一块儿。

最终爬上垭口时,大部分队友都到了。汇齐队友,小乐提出往右侧探路,直接切到目的地山谷中,我其实一脸茫然,我属于轨迹派,喜欢严格按轨迹走,而小乐似乎路感很好,轨迹只是参考。

很遗憾,小乐探路后,发现行不通,只得按照轨迹下山。

刚开始的下山路还比较好走,但没走多远,路就开始难行了:灌木、杂草造成极难行走,而且不知深浅,很容易崴脚。路迹也基本全无,越接近下方的营地,越难走。这一段下垭口的路,走的比翻垭口还累。

终于到达河谷的平台营地。时不时出现的小雨,此时又下起来了。小乐见右手的河谷里有一木屋,建议继续行进到木屋扎营。那个木屋看似不远,但望山跑死马,估计没有40多钟到不了,加之天又开始下雨了,于是决定立即就地扎营。刚扎完营,雨就大起来了。

夜里,突然下了一场雪,还不小,第二天营地一片白茫茫。

今天徒步8.4KM,用时7h52m。最难的一段路就是下垭口的路!

D3: 营地~木屋营地

由于今天的计划路程较短,且一路沿河谷行走,没有太大的爬升,因此,起的较晚。昨夜的一场雪还是不小,营地变成了白茫茫一片。

接下来的路,我们没有按照轨迹走(感觉不是太合理),面向河谷,正确的路应该是向左手走(9点钟方向),过河后,右转下河谷,有明显的路迹可循。(如果直切下河谷的话,走一小段就没有路了,且又是低矮的灌木挡路)。

过小河

看似平整的河谷,其实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沼泽地,非常难走。刚开始我们沿着河的左岸走,不久就切到右岸,踏进了沼泽地。最后尽力的往右侧的山脚靠,才基本摆脱了沼泽地。有路迹,但需要仔细辩认。

沿着路迹,慢慢的又切回了左岸,不停的有些小拔高。

天虽然阴的历害,但景色似乎比前两天好些了。

行走在沼泽中的小乐

( 本文作者 : 黑虎泉畔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NYb820BMH2_cNUgjAi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