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古城,天下九州之首,7000年历史文明,一千多年省会

2019-12-09   行者老张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大禹治水,铸九鼎,分天下九州,这是我们都熟悉的历史传说,是不是大禹分的学术界还有争论,不过在先秦典籍《尚书·禹贡》确实记载了古代中国被划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当然,这九州只是汉族聚居地,不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老张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被称为“九州之首”的青州。

现在的青州属于山东,古九州中的青州包含的地域范围就要大得多了,《禹贡》中称“海岱惟青州”,海指渤海,岱就是泰山。《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注释为“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古迹中说明了青州的方位,即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远古时期称为东夷之地。

那么,为什么说青州是九州之首呢?因为青州的历史太辉煌了,从九州初分至今,青州拥有7000余年的发展史和5000余年的文明史,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2216年县治,还曾作为国都12年,西汉时先后存在过广县城、广固城、南阳城、东阳城、东关圩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池,因此,青州被誉为“九州之首”。

从古至今,凡是经济繁荣,发展兴盛的城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地理位置,青州就处于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为历代军事重镇。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员兼顾军事,唐五代时期青州是平卢节度使治所。


宋金时期在青州设镇海军,北宋在此设京东东路安抚使,金代设山东东西路统军使,元设益都帅府、元帅府,明设山东都卫、都指挥使司,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由于青州具有显要的地位,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较多。汉代封召欧为广侯传五世,封刘便为广侯传三世,元封迈努为忠靖王、益王,明封齐王、汉王、衡王。

青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作为齐鲁境内的佛教中心,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汉地最早的地区之一。青州拥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多种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许多佛教遗存的发现以及大量佛学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相继问世,为青州的佛教文化注入了更深的内涵。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辉煌历史,青州被选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青州古城有北门大街、东门大街、偶园街、北营街、南营街、昭德街等一万多米明清古街道,有青州博物馆、三贤祠、李清照纪念馆、万年桥、宋城、偶园、衡王府牌坊、青州府贡院、府衙门、府文庙、真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培真书院、南门、魁星楼、欧阳修山斋、蓝溪谷、李清照故居等一百二十多处景点,还有上百处老字号等,全面地展示了古青州传统的市井风情和社会习俗。


阜财门,也叫南门,是青州南阳城的南大门,青州南阳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为府署所在。初为土城,砖城建于明洪武三年,城墙高十二米,厚六米,长十三里,共有城垛口一千七百多个,有海晏、岱宗、阜财、瞻辰四座城门,各类衙署、庙宇、书院、名人故居遍布其中,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府城”。


魁星楼是原青州府城东南角楼,始建于宋代,明清两朝重修,为两层建筑,高大宏伟。古“青州十景”中有“南楼夜雨”一景,指的就是此楼此景。古代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魁星楼造型美观,庄重威严,是青州古城地标性建筑之一。


偶园街及南门大街上有刘珝的柱国坊、大学士坊、石茂华的尚书里坊、一门科第坊、冯琦太子少保坊等十余座名人坊。另外还有古城青州的地标性牌坊——海岱都会坊 。东门为青州南阳城著名的门户,始建于北魏初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明代称海岱门,清改称海晏门。出则东关,进则城里,是南阳城连接东关的唯一出入口。有两道城门,两门间环以围墙封闭,谓之瓮城。城门前有宽阔的护城河,是扼守古城的险关要冲。


偶园,原名叫冯家花园,最早是衡王府东花园,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后来成为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告老还乡后的住所。冯氏是青州历史上的名门望族,自始祖冯裕开始,世代为官清廉耿直,诗书文脉代代传承。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来花香依旧;园内 “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弥足珍贵,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之说,园内假山堆砌,精巧别致,小桥流水,古柏参天。

青州博物馆,馆藏文物达三万余件, 国家珍贵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其中馆藏明代赵秉忠的殿试卷,东汉“宜子孙”玉璧、战国玉人、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既是镇馆之宝,在全国也绝无仅有。博物馆分青州简史陈列厅、陶瓷陈列厅、龙兴寺佛教造像群陈列厅、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厅、古代书画艺术厅、铜镜陈列厅、石刻雕塑陈列厅、玉器陈列厅、青铜塑像陈列厅等十二个展厅,突出青州特色,集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