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一直有小日本这样的称呼,这种称呼丝毫不带有任何侮辱性的成分,只是说明一个现象。务实的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了日本人的特性,个子矮。于是,在汉朝时候,就有了倭国的称呼,倭字,从字面上看就是人委的意思,也可以看出,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很矮的。
这是一种地理因素导致的,因为日本国是一个岛国,长久以来资源匮乏,国家闭塞,对于国民的身体以及人种优化,是没有太多好处的,日本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明白了人种进化的重要性,也就有了宋朝时到中国借种的故事。
在明治时期,据统计,日本男人的平均身高,在155cm左右,女性身高应该在140-150cm之间。在水浒传中,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被称为三寸枯树皮,但把武大郎放在日本,这样的身高,甚至可以算成是高人。
明治皇帝进行明治维新是,也明显感觉到了日本人的身高有辱国体,于是开始通过国家的引导,来为日本人拔高,而主要的方式,就是吃肉。增加日本人蛋白质的摄入量,来提高日本人的人均身高。但由于日本本身的物资匮乏,这种政策,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
于是,从明治维新一直到抗战胜利,日本人的身高并没有大幅度提高,依旧在明治时期的平均水平上下徘徊。而长期的战争,尤其是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彻底崩溃,人们在饥饿线上挣扎,活着都是一个问题,何况是想要长高。
其实,日本人真正意义上的拔高就是在二战之后,而他们必须要感谢的是美国人的帮助。
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国人独自占领,虽然日本人恨美国人,但美国的援助下,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免于国家崩溃的危险。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人重新开始长高的步伐。
国家统一管理,借着美国的援助,日本大力进口肉类,奶类食品,并且在国内,大力发展畜牧业,这时候,日本人的口号是“每天一斤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于是,牛奶,肉类,鱼类等高蛋白食品不断地供应给日本的儿童和年轻人,这些食品,为日本儿童和年轻人,提供了大量身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人的体质。
日本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但这种改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如果按照明治以前,日本人平均身高155cm算起,明治皇帝及后续日本政府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下,日本人在二战结束后,平均身高在160cm,而经过日本政府的有目的的长高运动,以及长达五十年无战争的外部环境双重条件共同作用下,在2010年,日本人男人的平均身高,已经从160cm,长到了170cm,在世界排名29位。
日本人的长高之路,是很漫长的,如果从明治维新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五十年了,即使从二战结束后算起,也有六十多年了。日本人用了一百多年时间,通过无数代人的努力,终于甩开了小日本的帽子,也可以算成是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