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一通一落地:西安这些小区将要大变样

2019-12-05   陕西都市快报

“三改一通一落地”

是西安迎全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

也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改一通一落地”

西安都在怎么干?

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明德门北区将改造换新颜

改造招标程序已启动


|明德门北区,工人正在改造消防设施。摄影:记者 谢伟|




12月2日,小编小从雁塔区住建局获悉,目前明德门北区改造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设计方案等编制工作,同时可研报告及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且已启动招标程序,预计近期进场施工。

住户期盼

小区早日“旧貌换新颜”


“小区改造是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大好事,居民们都非常期待,希望做好规划、早日动工。”家住明德门北区30号楼五单元的孙师傅提起即将开始的老旧小区改造非常期待,住进这个小区20多年了,小区内上下水管网、楼房外立面、楼顶防水层和路面等设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有些部位甚至非常严重,急需修整。他说,现在政府出面组织改造,作为住户来说非常高兴,希望小区早日“旧貌换新颜”。


据雁塔区住建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明德门北区建于1993年,属于安置房小区。共有住宅楼38栋,居民1860户,占地面积约187亩(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容积率1.6,人均绿地1.33平方米。目前居住人员结构主要是原棚改拆迁户和社会购房人员,且以老年人居多。采访中,居民们对小区改造都很期待也很支持。


近期将进场施工

请住户来挑选楼体外立面颜色


“这些不同颜色的墙面漆,就是让小区居民看看外立面改造后的色彩,挑选一种比较符合民意的颜色,并最终确定下来予以实施。”在明德门北区内,记者注意到几栋楼体外立面已经喷上了不同色彩的墙面漆。


据该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明德门北区改造前期部分准备工作已着手进行,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设计方案等编制工作,同时可研报告及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且已启动招标程序,预计近期进场施工。


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小区进行改造。

一是改造小区环境,主要针对小区的脏乱差以及违建突出的问题。

二是改造房屋功能,主要针对建筑节能和屋面防水。

三是基础设施,主要解决小区的水电气路暖以及通讯等配套设施完善的问题。

四是居住环境,主要是对有条件的小区增设智能养老、托幼、安防等设施,综合提升小区的居住水平。

  

好看也要好住

小区供暖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对于没有市政供暖的小区来说,很多居民都希望得到解决,明德门北区的居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13号楼一单元的张女士记者表示,现在家里虽然已经安装了壁挂锅炉,但终究觉得不如市政供暖好。对于居民的关切,该工作人员表示暖气管网更新已经列入改造计划,未来会把管网接口直接引到住户家中,住户家里的暖气可以自己安装也可以与改造工作同步实施。对于小区主管道接入市政暖气管网的问题,政府部门将积极进行协调解决。


未央区架空线缆落地工程正式启动

46条道路预计2021年4月底前

全面完工


|太华路通信架空线缆落地工程施工现场 摄影:记者 窦翊明|


为保障十四运顺利召开,落实我市“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会精神,11月29日,未央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与西安市地下管网公司正式签订了《西安市未央区架空线缆落地合作框架协议》,当日晚,随着太华路通信架空线缆落地工程正式进场动工,未央区架空线缆落地工程全面启动。


|太华路通信架空线缆落地工程施工现场 摄影:记者 窦翊明|

作为提升改善城市品质,塑造省会城市形象、打造幸福之城的重要举措,未央区此次启动的架空线缆落地工程将完成未央区共计46条路,42公里的通信架空线落地任务,预计2021年4月底前完工。通过共建共管共治,将大大提升未央区的城市形象,全面改观城市空间环境,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惠民工程纷纷点赞


11月30日,在太华路通信架空线缆落地工程现场,记者看到项目已全面围挡,围挡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据施工方负责人李佳介绍,太华路通信架空线缆落地工程南起北二环,北至凤城八路,将铺设管道2294米,主管群直埋11波+5梅,新建小号直通井11个,小号三通井7个,小号四通井2个,小号手孔井19个。“此次施工的项目错综复杂,商铺比较多,地下有天然气、自来水、热力、电力等,还要跨越地铁作业,施工难度大,人工作业多,但我们会不断优化施工方式,加快进度,预计在年前竣工,施工期间,对居民通信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李佳告诉记者,此次线缆整治提升将从根本上解决架空线缆对居民生活的困扰,消除安全隐患,使城市更美观,环境整洁有序,后期在线缆管理上更规范,维护上也将更加便捷。


围挡外,路过的热心市民仔细询问了工程的情况和进度后纷纷点赞,“这真是一项惠民工程,每次看到悬在空中的一大股黑乎乎的线缆总是心生担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这些线缆早就该落地咧!”市民惠阿姨高兴地说道。


三阶段三批次进行

力争项目早日完工


据了解,为了使架空线缆落地工程刻不容缓的推进,未央区制定发布了《西安市未央区架空线落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进度,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方案,整体工期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前期设计、规划等相关手续办理阶段具体包括申请线位、图纸设计、规划审批(采取“承诺+备案制”模式)、占道开挖申请、交警审批、办理施工开挖许可证等手续;管沟建设整体计划2020年9月底完成;线缆割接、落地拆除阶段,通讯运营商割接、落地拆除采用分段方式进行实施,具备条件一段、实施一段,各单位将在不影响质量安全前提下,交叉同时作业。


46条道路将分三批进行。其中,第一批包括永祥路(二十六街-龙首商业街)、政法巷(未央路—公安未央分局)等15条路于2019年11月初开始,2019年11月底完成前期工作;部分项目计划2019年12月初-2020年3月底完成管沟建设;2020年4月初-2020年7月底完成线缆落地工作。


第二批包括红旗路(凤城十路-太华北路)、御井路(太元路-太康路)等16条道路计划2019年12月初-2019年12月底完成前期工作,部分项目计划2020年4月初-2020年6月底完成管沟建设;部分项目计划2020年8月初-2020年11月底完成线缆落地工作。


第三批包括凤城三路东(太华路-渭滨街)、盛龙西街(纬28街-老二环)等15条道路,计划2020年1月初-2020年2月底完成前期工作;部分项目计划2020年7月初-2020年9月底完成管沟建设;部分项目计划2020年8月初-2020年11月底完成线缆落地工作。


北宁坊老旧小区12月底改造施工

居民期待居住环境“大变样”


|北宁坊老旧小区现状 摄影:记者 窦翊明|


“我们都是老住户,时间长了大家都舍不得搬走,听说小区要改造了,我们都非常高兴。”家住北宁坊小区的沙师傅告诉小布,“希望改造后的小区功能更加完善,居住环境更优,让大家住得更加舒心。”


作为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之一,北宁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于12月底进场施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房屋功能、改善小区景观环境、增设公共服务设施等让小区“大变样”。


房屋老旧隐患多

居民期盼改造升级


北宁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位于北大街与莲湖路十字西南角,周边有新华书店、陕西出版发行大厦、宏府大厦等主要建筑。12月3日,小布来到北宁坊小区,看到小区内道路老化、绿化缺失,楼体的外立面风格色调与周边建筑不协调,车辆随意停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由于没有统一的物业管理,院中院的问题突出。


小编在4号楼看到,该楼体陈旧,过道的窗户破烂不堪,楼梯内没有灯光,上下很不方便。今年57岁的赵阿姨在4号楼居住了34年,她告诉小布:“这栋楼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设施陈旧,厕所在外面的过道,5户居民合用两个厕所,极不方便,环境卫生也很差,期待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能够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


从4号楼往东走,沿着一个只有1米5左右宽的过道直走右拐,然后再左拐,才能到达5号楼一单元。李师傅在5号楼住了快40年,门前消防通道太窄让他很担忧。“这里离医院近、买菜也方便,适合老年人居住。但是由于小区产权单位多,无统一的管理,治安比较差,丢东西是常有的事。消防通道不规范至今也解决不了,每次出了大事就找社区解决,小事只能自己想办法。”李师傅说。


12月底启动改造

从四个方面进行升级


“北宁坊老旧小区是这次改造的重点小区,此次改造项目包括北宁坊小区和莲湖路6号院两个相邻小区,共有18栋住宅楼,总改造面积7.67万平方米,涉及916户住户。我们计划12月底进场施工,明年7月基本完工。”莲湖区城建集团副总经理杨君告诉小布。

 

据杨君介绍,北宁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两个小区,由于两个小区情况类似,位置相邻,最大的问题是产权单位多,无统一的管理,院中院管理现象严重。这次改造拆违是重点,通过拆院墙,把两个院子打通,有效扩大使用空间,整体规划整体实施,同时通过引进有经验、有实力、有规模的物业公司,对整个小区进行统一管理。


除此之外,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将修复破损路面,更换老旧给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更换室外污水、雨水管线,修复翻新小区大门;在提升房屋功能方面,对小区内建筑屋面进行防水改造,立面进行保温节能改造,楼梯间公共部分进行修缮翻新;改善小区景观环境,新增绿化面积,增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小区的使用功能。


“由于北宁坊小区各栋楼修建的年代不尽相同,对于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楼,已经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检测加固。”杨君说,“由于该项目位于城墙内核心区域,属明清片区,结合小区周边主要建筑色彩,对于建筑外立面主色调设计,我们初步拟选用淡赭石色,屋面拟选用深灰色,让改造后的小区旧貌换新颜。”



居民希望以后有个“好管家”


改造完成后,小区的环境将更加优化,房屋的居住功能将有效提升,使用功能将更加齐备。小区的合适位置还将增加停车位、公共休闲设施、健身设施。此外,利用小区闲置的房屋,还将增设社区便民服务用房、配置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托幼设施和社区活动中心等,让小区功能更加完善。


“在这里住了很多年,我们还想一直住下去。改造后我们期盼有个管家,有统一的物业管理,让流动人口有登记、让小区治安不断变好,谁家有事了,可以随时去找‘娘家’。”李师傅说。


今年53岁的薛师傅从18岁开始就在莲湖路6号院居住,“此次改造我们很期待,希望改造清除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改造后环境好了,年轻人就可以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院子里的老年人多,外出很不方便。”赵阿姨说,“改造后的小区将建绿地、有健身场所,老年人锻炼不用专门去莲湖公园了,身体健康了,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红会医院家属院将进行改造

老旧小区从内到外都“升级”



|红会医院家属院现状 摄影:记者 张宇明|


“希望早日改造,让我们的居住环境美丽整洁。”家住红会医院家属院的居民冯先生说。作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之一,红会医院家属院将启动改造,通过增设运动器材、门禁等措施,使家属院旧貌换新颜。


居民希望尽快启动改造工程


12月3日下午两点,小编在红会医院家属院看到,这里的大门是一个电动门,并没有看到标牌,里面有几栋楼已经十分破旧,绿化植被少,车辆随意停放。居民马阿姨告诉小布,自己已经在4号楼住了三十多年,由于单元没有门禁,经常有贴小广告的人偷溜进来,不但有安全隐患,也影响整体环境。


“家属院里住的老人比较多,可是楼下没有个像样的绿地,我们盼着有个小花园,设置一些健身器材供大家锻炼。”马阿姨说,住在这里的老年人要锻炼的话,要到环城公园去。楼下要是有休闲场所,老年人就可以随时锻炼身体了。


小编还看到,几栋住宅楼的外墙老化脱落,线缆架空绕墙,空调外机杂乱悬挂,有的居民将衣物挂在防盗窗外晾晒。采访中,很多居民希望尽快启动改造工程,完善小区功能,改善居住环境。


围绕四个方面设计改造方案


红会医院家属院位于碑林区,1984年建成,北邻南郭路,东邻西安市卫生学校,西邻红会医院,南侧为住宅区,共有两个出口,均位于南郭路北侧,总户数为451户。


碑林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该家属院的深入调查以及与红会医院物业管理方的对接,已经了解该小区存在的问题。在设计理念和内容上,将围绕小区面貌改观、房屋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及居住环境改优四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


住宅楼均进行外墙保温改造,外墙涂料重新粉刷,规整空调室外机位置,并补全监控设施,重新铺设公共照明,将室外线缆整合落地。


还将对家属院整体排水管网以及供热管道进行改造。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技术,重新敷设室外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确保后期使用的舒适性与维护的方便性。


据了解,家属院大门将“美颜”,围墙重新粉刷,并对门房屋顶修缮,同时,小区东侧墙将重新粉刷设计为文化墙。


对现有绿化区域植被进行增补、完善,建设绿地小花园,并设置健身器材方便群众,增设垃圾收集点,每处放置4个垃圾分类收集桶。


针对住宅楼单元入口无门禁的现状,碑林区将在每个单元入口增加门禁。此外,将对年久失修的自行车棚进行修整,增加电动车充电设施。


据悉,11月底,已经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初步设计方案等编制工作,目前已与街道(社区)、物业管理方、居民代表对接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准备相关资料启动招标程序。


“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

是城市基础工程

牵系民生福祉

事关长远发展

期待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

挂图作战

补短板强弱项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

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新闻来源:西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