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发现的河洛古国:北斗九星所在,疑为黄帝故都

2020-05-29   旅游看河南

原标题:河南巩义发现的河洛古国:北斗九星所在,疑为黄帝故都

作者丨首席媒体官

很早之前的考古学界,都探明了东北地区的辽河流域、江南地区的长江流域,曾经在5000多年前都有了大型都城遗址。然而,在黄河流域、中原腹地,尽管有着黄帝建都有熊的历史记载,却始终没有地下考古实证。

前不久,一则轰动人心的消息从河南巩义传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多位知名考古学家现场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认为双槐树遗址为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易·系辞上》写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河发源于陕西渭南,经洛阳在巩义注入黄河,"河洛"之名名副其实;而从伏羲到黄帝,乃至夏商周三代,黄河流域的文明一直传承有序,这就是"圣人则之"。

自夏商周断代以来,国际上对其质疑声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商代的历史有甲骨文为实证,但夏代的都城遗址可能是早商时代的遗留。毕竟,都城建筑还是有一定的传承过程,夏商之间的文化堆积在同一个地方,难免会早给人某种错觉。

此次河洛古国的发现,则对于夏商周断代是一种有力的支撑。最起码,夏商的都城建筑有力往前追溯的根源。当然,这也让中原地区的文明史再次推向了5000年前,有力地驳斥了那些叫嚣着"中原文明空心化"的不实言论。

比如,在巩义河洛古国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蚕牙雕,这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中国"丝绸之国"的源远流长;

此外,瓮城、前殿后寝的建筑风格也在这里出现端倪,这对后世的都城建筑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最令人惊讶的还属于"北斗九星"祭祀。古代社会往往是"政教合一",本身既是宗教首领,也是部落首脑。而古人对于日月星辰的崇拜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北斗的崇高地位由来已久。

北斗九星,即目前能够肉眼可见的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至于其中消失的一颗,有人认为是"景星",也就是超新星。借由"北斗九星"祭祀,首领再次向民众诉说自己才是"天神"认定的最高统治者。

至于这个统治者是谁,考古工作者也无定论。不过,有人分析,这可能是黄帝的都城。因为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曾有关于黄帝时代"一百年,地裂,帝陟"的记载。说白了,就是黄帝时代出现了地震,然后部落迁走了。而在河洛古国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发现有明显的地裂缝隙,推测这可能是有震级6.0以上的地震引发的。

当然,这里的"黄帝"指的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该是"黄帝部落",河洛古国可能是黄帝部落所建的都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