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测是必有的考核内容,国家设立体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考虑,然而近年来,时不时就会发生学生在体测时猝死的事件。前几天,沈阳一中学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据拍客上传的视频显示,沈阳一名初三男生,在体能测试1000米跑途时,跑到100米处突然倒地猝死。得知自己的孩子死亡后,其父亲质疑校方未安排人员及时抢救,因此才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拍客多次试图联系校方,但校方一直未回应。不光这位父亲对学校存疑,就连网络上,几乎全是一边倒的谴责声,责骂学校的老师和校医工作失职、冷漠。
这位父亲的悲伤和网友的愤慨可以理解,人是在学校死亡的,校方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情于理,都应该给死者家属一个做法,逃避不回应是何道理?但说校方失职、冷漠,就有点言过其实了,这毕竟是一条生命,相信他们不会大意。正如极个别网友所说:体育课上,有人岔气儿站不起来,有人不小心摔倒了没起来,各种情况都会发生,很难让人一下子就意识到,倒在地上的人是猝死了。
确实,猝死太突然了,等发现后,往往就晚了。前几天,不是还发生了"2名马拉松选手猝死"的事件,这么大的赛事,医护人员、医疗设施自然是配备齐全的,但依然却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孩子一旦在学校出了事,不少家长的做法都是,不了解事情原委,就直接找孩子的老师问责。自己的孩子,突然就没了,父母伤心是肯定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老师,心里肯定也是很难受的,但老师只是教书育人的,并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学生一出事,学校也势必是要反复询问学生老师的,家长和学校的双重施压,势必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你们想想,这样对老师公平吗?
近年来,校园内时常发生猝死事件。河南南阳15岁学生,突然在课堂上晕倒,救护车赶到时,已无生命体征;一名90后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连续三天都在熬夜,最后猝死在床;河南柘城一名初一学生,在殴打同学时,突然倒地猝死。学生猝死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体测猝死最为常见。
体测猝死的频率为何这么高?
除了考试,体测无疑是让中学生最难受的事情。应试教育下,只强调学习,不注重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学生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几乎都不锻炼,甚至有些学校还把体育课改成了文化课,有网友说,有时候真的不是学生自己想身体素质差的。所以一到体测,很多学生就犯了难,不光学生不喜欢体测,就连学校也是为此伤透了脑筋,取消体测吧,不符合规定,执行时害怕学生身体扛不住。
总之,体测猝死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运动。大学生体质不行,该不该取消体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