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里有这么一句谚语:“ 流れるソーメンのすべてはすくえない”,字面意思是“吃不到全部的流水素面”,寓意做人不能太贪婪。
但其实,就是天生吃相贪婪的人,也未必能吃到全部的流水素面,因为吃流水面拼的是手速。
流水素面最开始大概源自日本九州岛高千惠峡的原住民,农夫们夏天在山间劳作时,会劈开竹子做容器,将煮好的面条放进山泉水中过一遍,不仅口感更劲道,还沁凉解暑。这种吃法一直到昭和34年左右才在全日本风行起来,之后便成了夏季的定番美食。
最早记载这种吃法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的冲绳地区,在《东恩纳寛惇全集5》中,萨摩藩接待驻外机构的在番奉行官员时,在那霸湾的一个小悬崖的一角,从悬崖上落下的一小股清流中放入面条,官员在中途拦截食用,是在番奉行官员们夏日活动中最大的乐趣。
流水面另外一个发源地则是位于鹿儿岛指宿市的唐船峡。
唐船峡的水力资源丰富,从草木繁茂的溪谷中涌出的清流,全年都保持着13度的冰凉水温,也被认定为“日本名水百选”之一。 这样的水质自然是素面的最佳拍档。
而不停流转的“旋转式”素面吃法正是发祥于唐船峡,不需要用电力来推动水流,单凭水压就可以运作。在特质餐桌上的圆形器皿中,细细白白的素面欢快地畅游,家人朋友围坐而食,十分惬意。
唐船峡水多自然鱼也多,所以与清淡素面相配的是各种鱼类料理,标配就是撒上食盐烤制的“鳟鱼盐烧”。此外,还有将鲤鱼放在味噌中炖煮而成的“鲤浓”,以及将鲤鱼刺身放在冰水中让鱼肉紧实的“鲤洗”,都是这里的招牌菜。
日本各地都有吃流水素面的地方,最出名的当属京都近郊的贵船。
据说京都的“潜规则”就是冬天冻到瑟瑟发抖,夏天热得堪比火炉。自古以来京都近郊有三处避暑川床(纳凉床),分别是鸭川、贵船及高雄。而贵船川床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相当接近溪流,借流水带走暑热,坐在榻榻米上仿佛有天然冷气。
潺潺的水声、沿岸山林的盎然绿意,还有虫鸣鸟语的背景乐,在此用餐又风雅又舒适,被誉为视觉与味觉双重享受的“川床料理”便是这里独有的夏日风情。
贵船川两侧的川床料亭里做流水素面最有名的,则是位于贵船神社结缘社正下游的“ひろ文(hirobun)”。
每年5月初到9月末,这家店就会开放流水素面席位(遇雨暂停),每天从上午11点开餐到下午4点,每场素面大约在20分钟左右,人气极旺且不接受电话订位。
随着开席一声锣响,食客面前的竹道就会随冰冰凉凉的流水漂过一团团素面,速度很快,如果你不放下手机,很容易就被下家截胡。
专注起来吧吃货,此时还拍照发朋友圈你一定会饿肚子的!快狠准地夹起一筷子素面,浸入酱油、葱花调制好的的蘸汁,然后大大地吸溜上一口,真是沁凉透心,冰爽Q弹!
等红色的面漂过来,就表示这一场接近尾声了。你吃饱没?
面就是面,不见得多美味,但是过程真的超级有趣了。《蜡笔小新》有一集就是讲流水素面的,欢乐中还带点哲理,值得一看。
图片来源
日本旅游局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那度兼职编辑招募中
如果你酷爱旅行/专职美食家/爱好潮流美妆
如果你才思隽永,信手拈来都是美文
赞那度旅行人生就会为你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你还在等什么?
速度把你漂亮的简历和好文章发到:
doris.zhao@zana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