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花朵、精巧的水果篮、栩栩如生的孔雀…林西县东方红村通过发展玉米皮草编、贴画特色扶贫产业,让大家伙儿居家就业,增收致富。
挑选、熏白、分拣、编织…林西县东方红村村民侯占云正带着帮扶贫困户做玉米皮编织。半个小时的功夫,一个精致的靠垫就呈现在眼前。
林西县东方红村村民 侯占云:我会编,让她也学学编一编,一个月也收入点。一个月至少四五百块钱。越编越喜欢,越编着越能变出个新花样。
林西县东方红村玉米种植面积大,玉米产量高,玉米皮原材料丰富。过去,村民觉得玉米皮没用,有的当柴烧了,有的当垃圾扔了。2018年开始,当地转换思路,变废为宝,成立了玉米皮工艺美术协会,将有兴趣爱好的贫困妇女组织起来,进行定期培训,把玉米皮编织成靠垫、枕头、提篮、果盘等用品和玉米皮贴画。协会依据劳动量发放劳务工资,同时提取一部分公积金救助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出售一件作品,协会还提取10元钱作为资产收益,发放给参与产业发展的25户39名贫困户。
林西县东方红村村民 李艳慧:老师一给指点,现在能做出这么一幅。我挺爱好这个。我的作品卖得挺好,甚至有一幅画还获过奖。
为了将玉米皮工艺美术产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文化扶贫产业的新渠道,东方红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研发设计、分户小作坊生产、统一商标标识、统一订单回收,形成了“一村一品”玉米皮产业格局。
林西县大井镇党委书记 石尚会:我们还要继续丰富产品的类型,请一些名家、设计队伍,做一些样式上的提升,把销路打出去。根据客户的需要,要发展一些定制类的产品,更高端,引导更多的市场。
全媒体记者:刘海 李晓军
编辑:辛中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mePv3EBfwtFQPkd6Q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