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花”落尽,世上再无梅艳芳

2019-11-12   周游世界电影

“人世间一切是无常,但我告诉自己,我,要活在当下!无论明天将会如何,我会做好我今日的自己,积极地面对我以后的人生。我得了癌症,这是一场好强劲的战斗,但我们做人要有信心,我们不能告诉别人我们放弃,不要这个人生,因为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这是梅艳芳在举行自己最后一场演唱会时说给歌迷的话,这个时候她距离自己生命的结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她依然乐观地面对当下,面对人生。在整个香港娱乐圈的历史上,梅艳芳是不可多得的女性巨星。也许是英年早逝的原因,梅艳芳自出道以来,在事业上一直保持在巅峰状态,无论是演唱会还是拍电影,她均取得的傲人的成绩,除了演绎事业之外,梅艳芳还有很强的社交关系,这也使得梅艳芳在香港娱乐圈享有很高的地位,她在这个方面的成就,在女性艺人中是极为罕见的,在整个香港娱乐圈的历史上,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梅艳芳无论是在舞台还是银幕上,均有多变的风格,她可以是中性并充满神秘感的“川岛芳子”,她也可以是痴情一片,充满哀怨的“如花”。作为一名天后级人物,梅艳芳舞台风格妖娆、多变,曲风多样,声线浑厚。除了天赋之外,梅艳芳亦非常的努力敬业,这些优点使得梅艳芳不仅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娱乐圈站稳脚跟,而且还取得了很多男明星都无法企及的成就。而其他的女明星综合实力和梅艳芳相比简直是望尘莫及。

梅艳芳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的亲生父亲便早早离世了,而她的母亲改嫁后,她和姐姐也跟着母亲来到新的环境生活,继父毕竟不是亲生父亲,所以很小的时候梅艳芳便深深地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迫于生计,在4岁的时候梅艳芳便通过唱歌挣钱,又因为受不了家庭的氛围,所以很小的时候梅艳芳便希望通过努力,获得生活上的自主权。

在1982年的时候,年仅19岁的梅艳芳便凭借歌唱大赛获得香港娱乐圈的关注,自此梅艳芳开启了她的传奇巨星之路。虽然梅艳芳和“四大天王”几乎同龄,但是她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独特优势得以更早的成名,梅艳芳之所以在当时的香港娱乐圈能够迅速站稳脚跟,除了梅艳芳本人超强的社交能力之外,更多的是梅艳芳的舞台风格。梅艳芳的造型和表演特点,不要说对于80年代,即便是放在今天,有很多细节也算得上是大胆前卫。这就使得梅艳芳的表演风格更符合自己的特点,以至于虽然梅艳芳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了,但是在整个华语娱乐圈依然很难找到梅艳芳的替代者。

梅艳芳的整个职业生涯和张国荣有高度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通过歌唱比赛出道,在出道之后均因为在歌唱事业的成绩,在娱乐圈迅速的站稳脚跟,不仅如此,他们在当时均通过努力,成为了香港娱乐圈金字塔尖的人物。后来他们又因为各自在音乐上的成绩,而转型到大银幕上发展,而且成绩还都不错。但是在转型到大银幕上发展的过程中,梅艳芳显然和张国荣的事业路线开始发生变化,不同于张国荣主要是专注于文艺片,梅艳芳则除了文艺片之外也比较关注商业片。

除了事业上的共性外,张国荣和梅艳芳还是一对好搭档,而且两个人在舞台的风格上比较互补。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保持了超过20多年友情的张国荣和梅艳芳,他们均是在2003年离开这个世界的。除了张国荣之外,梅艳芳和香港很多知名艺人均保持了较好的个人关系,无论是香港的大哥大成龙,还是“四大天王”、周星驰、曾志伟、梁朝伟等人,梅艳芳均和他们私交甚好。因此,除了是一位明星之外,梅艳芳还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而且她还是第一位女会长,由此可见她当年在香港娱乐圈的影响力。

在整个香港娱乐圈中,梅艳芳有一位特殊的朋友刘德华,关于两个人的情感,媒体对他们有很多的揣测,而两个人对于这个事情也回答的总是非常的隐晦和暧昧。但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在两个人的口中,都没有关于两个人正式恋爱过的证明,但是这也正是说明了两个人的感情之真。所谓的“真”是因为两个人都不愿意用单纯的情爱来定义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要知道在娱乐圈的爱或者不爱都不能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两个人却一直保持在恋人未满,友达以上的状态,让很多人既感到费解,又多少有些遗憾。但是这份遗憾也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更显得珍贵,也足以看出两个人对待与对方感情的严肃性,不轻易说爱,是担心爱过之后的痛和伤害,不轻易说爱,更是因为对对方的珍重,最终当梅艳芳发现自己身患癌症时,她最先想到的娱乐圈的朋友便是刘德华,而刘德华也毫不避讳地陪着梅艳芳走完了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时间。这也是他们相互珍惜彼此的结果,虽然这种情感未必能够被定义为爱情,但是这份感情依然珍贵,依然值得尊重。

梅艳芳的成功绝对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成功,她的成功还源于她的人格魅力,她的这种魅力是多元化全方位的。本来唱歌出身的梅艳芳,在后期也参演了多部电影,而且都是重量级的作品。如她在24岁时和张国荣合作的《胭脂扣》,凭借这部影片梅艳芳获得了多个影后的桂冠。虽然梅艳芳和张国荣一样均是由歌星转变为影星,但是显然梅艳芳比张国荣更早地学会了演电影,特别是在《胭脂扣》当中,虽然这部影片中张国荣饰演的十二少表演的也很棒,但是在梅艳芳的“如花”面前,张国荣的精湛演技竟然几乎被塑造成了配角,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梅艳芳用灵魂演绎出了“如花”的幽怨和痴情。而且在整部影片中,“如花”带给影片的氛围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而张国荣的“十二少”没有恰到好处的引起观众的恨意。

当梅艳芳不幸去世的时候,梅艳芳的治丧委员会发布了题为“别矣,香港的女儿”的讣告。何谓“香港的女儿”,梅艳芳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殊荣,绝对不是一些人标榜,更多的是她本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身上所散发出的,属于香港这座城市的独特的精神内核。在一定的意义上,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本身并没有太为独特的文化,它从诞生以来的多年里,都以殖民地的形式出现,多年里生活在那里的华人虽然是这座城市的创建者,但是却没有一种主人的感觉,所以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经常在自我坚持和自我怀疑中徘徊。而以梅艳芳为代表的新一代香港人,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梅艳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香港人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梅艳芳被称为“香港女儿”的缘由,她身上那种坚韧的不屈的奋斗精神,是一代代香港人奋斗的写照。

在回归之后,梅艳芳更是代表香港娱乐圈多次到内地交流,促进了香港和内地文化的融合,以及在精神上和身份认同上的回归。但是梅艳芳最终还是离开了,但是她自始至终都怀着一种对生命的追求和尊重,她没有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分钟,虽然她40年的生命并不算长,但是她却成就了大多数人一生无法做到的成就,虽然她的一生均混迹在娱乐圈,但是她依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自己价值,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她依然坚持做慈善事业回馈社会,依然坚持举办演唱会回馈给歌迷,虽然她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她可以决定生命的广度。当“女人花”落尽,世上再无梅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