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重庆老厂,成了网红打卡地,那里有你的童年记忆吗?

2019-06-17   汇客廰旅行

816核工程:“世界第一人工洞体”

816地下核工程的军工洞体位于涪陵区,

相邻乌江,

背靠武陵山,

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

7012工程:研发海军舰船装备

位于南川区西城街道安坪社区的三线遗址7012工程,

原属机密军工企业,

是20世纪60年代由原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统一撰编的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代码序号,也是第七研究院给其下属单位十一研究所后方建设的工程。

双溪机械厂:深山里的大炮总装厂

三线企业双溪机械厂旧址,

位于綦江区张家坝,

石龙溪和双溪河交汇的山谷中。

抗战时期,

由广西内迁至重庆的原第四十兵工厂就曾在张家坝的山洞中造过子弹。

1965年3月双溪厂在此开建时,

这里还有一些第四十兵工厂废弃的房屋。

红山铸造厂:为高射火炮配套

红山铸造厂位于南平镇红山村向家沟,

始建于1966年,

1970年7月1日正式投产,

是承担高射火炮配套生产的军工企业。

第一兵工厂 :“世界第一地下兵工遗址”

抗战时期,

全国三分之二的兵工厂内迁至大后方重庆,

第一兵工厂便是其中一个。

第一兵工厂前身为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

原生产“汉阳造”步枪。

1938年6月,汉阳兵工厂先迁至湖南辰溪,

1939年9月再度内迁至重庆的谢家湾。

四钢厂:变身影视剧拍摄基地

重庆四钢厂位于綦江区三江街道。

2009年,工厂全面停产,

昔日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消失,

但厂区仍然保存完好。

重庆四钢厂始建于1937年,

由綦江土台铁业巨户吴举宜,

联合当地众多铁厂,

组建了东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主要生产生铁、饭锅、盐锅等产品,畅销全国,

享有“东源饭锅,全国第一”的美誉。

嘉陵厂:家属区记录下曾经的辉煌

拥有140多年历史的嘉陵厂,

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

生产的“嘉陵本田”摩托曾是家喻户晓的品牌。

如今,沿江的大片厂房已经拆除,

拔地而起的高端楼盘,

与保留下来的家属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特钢厂:文创公园重现钢铁工业史

重庆特殊钢厂坐落在沙坪坝区双碑,

包含原24兵工厂、2307信箱厂,

曾被称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

如今,特钢厂老厂房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属于优秀历史建筑。

三块石发电厂:丰碑变换博物馆

去年6月,涪江潼南航电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8月,第一台机组发电。

由于新建大坝蓄水将达到236.5米,

造成该工程上游的三块石、

大岩洞电站整体报废。

不过,在潼南人心目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三块石发电厂,

生命并没有就此终结,

它将作为运河旅游特色小镇的一部分,保留下来。

天府煤矿南井:老矿车述说兴衰

天府煤矿南井又名磨心坡煤矿,

地处北碚东阳,

因四周青山环抱,

地形如一个磨心而得名。

这是一个因煤而兴,

同时也因煤而衰的矿山小镇。

磨心坡矿属天府矿业集团,

为老国营煤矿,

开采历史可以上溯到清代中期。

上世纪30年代,

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整合嘉陵江小三峡地区的煤矿和煤窑,

成立天府煤矿公司,

磨心坡矿从此成为天府煤矿的一部分,

后更名为天府煤矿南井。

虎溪电机厂:苏式礼堂引人注目

虎溪电机厂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属的唯一一家专业电机电器制造企业,

旧址在沙坪坝陈家桥,

原为为1952年建成的重庆炮校所在地,

后来炮校搬迁到南京,

这里便成了虎溪电机厂的厂址。

西山煤矿:老矿场成拍照背景

参天古树、林荫古道、薄雾环绕,

这本身就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加上西山煤矿旧矿场,

让垫江县新民镇大通村成为不少市民休闲玩耍的好去处。

中复·北仓(原重庆纺织仓库)

上世纪90年代以前,重庆是拥有多家在全国都排得上名次的纺织大厂的城市。

重庆纺织仓库建于1956年,其后一直是重庆纺织业的生产和物流要地。

随着纺织行业的衰落,江北纺织仓库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剩下一个空空荡荡的库房。

北仓距离高楼林立的观音桥商圈不远,借着重庆兴建文创区的浪潮,废弃的北仓重新获得了生机。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北城天街

鹅岭二厂(原重庆印制二厂)

对于老一辈的重庆人来说,

印制二厂绝对声名远播。

这里曾经是民国政府的制币厂,

1950至1970年,重庆人使用的粮票、肉票、代金券等带色的纸片儿,

也都是这里生产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曾是重庆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业彩印巨头的印制二厂渐渐衰微,

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所幸,作为一处重要工业遗产,

经过长时间的沉寂后,

印制二厂正被改造为文创公园。

现在的二厂已经入驻了不少创意店铺,

也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电影取景的地方。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鹅岭正街

喵儿石创艺特区(原白猫日化厂)

相信路过江北区猫儿石地区的人,

目光都会被几栋亮眼的红色建筑所吸引。

这就是喵儿石创艺特区。

喵儿石创艺特区的前身为上世纪70年代重庆著名的白猫日化老厂,

厂区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

风靡重庆的白猫、蜀秀、鹅牌洗涤用品都出自该厂。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西路

京渝国际文创园(原棉麻厂仓库)

计划经济时代,

供销社曾是城乡流通的主渠道,

从种地用的种子、化肥到生活中用的烟酒糖醋茶,

人们都要凭票去那里买。

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

曾经风光无限的供销社似乎成为历史的印记,

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去年10月,京渝文创产业园开园,

而这个地方,

原来就是重庆市供销社棉麻公司滩子口仓库。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滩子口正街

重庆S1938国际创客港(原重庆红岩缝纫机厂)

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重庆人来说,

红岩牌缝纫机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时结婚讲究“三转一响”,

三转之一就是缝纫机,

所以很多重庆人都有一段关于红岩缝纫机的记忆,

或是外婆用红岩缝纫机做过衣裳,

或是曾在红岩缝纫机上写过作业。

随着时间推移,

曾经的缝纫机厂风华不再。

如今,老厂被唤醒,

摇身一变成为重庆S1938国际创客港,

毗邻重庆大学及磁器口古镇,

占地面积约92亩,

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拥有沙滨路上最大的广场,

这些优势让它成为重庆目前规模最大的创意产业园。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沙滨路磁器口旁

来源:重庆三十度北

【汇客廰旅行】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

点击“了解更多”升级你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