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妈之道(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古人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现代人也常常劝告家长:“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
种种劝诫都告诉我们,父母有决定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有几个方面呢?
基因影响
从基因上看,一个人的 性格、身高、智商等方面,很大程度来源于父母。比如智力有缺陷的人,所生的孩子很可能也是一个智力残缺者。
研究还表明,一些残暴、攻击力强的性格基因片段,也很容易遗传给孩子。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价值观影响
一些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因为熟悉家长做事、思考与人相处的方式,也可能因此构建 同样的价值观。
而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因为不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朝与之 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也算是一种反向影响。
如一些爱占小便宜的家长带大的孩子,很可能喜欢占小便宜,但也可能特别大方。
行为习惯的塑造
孩子在刚刚出生时,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因此他们很容易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认知理论之父阿尔伯特·班杜拉就研究过孩子是如何模仿父母的,他认为小孩的模仿有4个过程,先是关注,然后记忆,再模仿,最后一旦有机会后就重复同样的举止。
这也表明小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只需要通过 观察,而不用大量的训练就可以学到父母的行为。
这位心理学家还曾经做过实验,结果显示,如果一个成年人有暴力的举止,孩子在看到后,也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其中大部分又是不完美的,以至于人民日报出了一份不合格家长自查表。
各位家长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
1.给孩子特殊待遇
将孩子看得太重。认为他们在家庭里的地位高于所有人,比如不让孩子做家务,买回来的食物也是他一个人的。
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当孩子在外面犯错后,总担心他们受到惩罚或不开心,于是当面袒护,最喜欢的说法就是:“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呀。”
3.过分注意孩子
和第1条类似,全家人都认为家庭的重心应该是孩子,每个人所有的举动,对未来的想法都应先考虑孩子的未来和感受。没有。
4.轻易满足不合理要求
过分纵容小孩,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愿意满足。
5.允许孩子懒散
在孩子逃避自己的责任时,表示支持或默许。
6.对孩子央求
在孩子做出不吃饭不睡觉等不合理行为时,家长不是严肃批评,而是做出央求,耗尽自己威严。
7.包办替代
对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穿衣等任然包办。
8.大惊小怪
对孩子的一切太过于担心,害怕他离开自己身边生活。
9.剥夺独立
认为孩子没有家长,什么事都做不好,希望他们一直依赖自己生活。
10.害怕哭闹
非常害怕孩子哭闹,一旦他们出现这种情绪,就满足所有要求。
什么样的家长容易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呢?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曾对100多位学龄前儿童的家庭进行过观察。最后将他们的父母分为4种类型: 恩威型,权威型,放任型,忽视型。
恩威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不仅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尊重他们的看法,整个家庭氛围比较民主、和谐。
权威型
权威型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合理及不合理的要求,却从来不考虑他们的看法。
放任型
放任孩子的父母,从来不对他们提要求,反而同意孩子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
忽视型
这种类型的父母既不对孩子提要求,也不在乎孩子提的要求。
最后结果当然是,既能给孩子制定规则,又能尊重他们想法的家长,更容易教出优秀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