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打不过鳄鱼?鳄鱼能存活到今天,竟是因为一个习惯性动作

2020-08-18     紫侠

原标题:恐龙打不过鳄鱼?鳄鱼能存活到今天,竟是因为一个习惯性动作

人类从未对一种古生物怀有如此巨大的兴趣,它就是恐龙。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恐龙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它也曾经是人类对怪兽幻梦的最深刻证据。现如今,恐龙已经灭绝了6500万年,但是和恐龙生活在同时代的鳄鱼却存活了下来。作为生活习性十分相似的两种生物,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差别,是恐龙的战斗力不如鳄鱼吗?

难道陨石撞击地球的时候也对准了恐龙,而对鳄鱼小心规避?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讨论这一问题,我们要从当时的环境说起,以及鳄鱼的一个习惯性动作。

地球的环境,经过了难以想象的沧桑巨变,在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地球经历了一阵持续上亿年的升温期,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开始大大增加。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恐龙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因为食物的充足而变得越来越大。当时地球的平均气温达到了37摄氏度,温暖到让恐龙这种庞大的温血冷血动物也能活动自如。

在6500万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陨石撞击改变了地球上的一切。陨石撞击让地球变得乌烟瘴气,大气层的浑浊让地球的温度开始骤降,如果说陨石撞击开启了恐龙灭绝的序幕,那骤然降低的温度则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而鳄鱼之所以能不同于恐龙,一直延续到今天,是因为它们有一个习惯性动作,那就是下蛋之后埋蛋。埋入地下的蛋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孵化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但根据人类现在发现的恐龙化石,恐龙没有埋蛋的习惯,也不会像鸡鸭一样孵蛋,恐龙蛋只是凭借大气热量自然孵化的。这在温暖的气候中当然不是问题,但当天气变得寒冷,埋蛋和不埋蛋的差别,或许就是生死。在37摄氏度的气温下,恐龙蛋才会完成孵化,和现在鸡蛋的孵化温度几乎一致。

随着温度的骤降,恐龙蛋的孵化概率变得越来越低。而鳄鱼则凭借埋蛋的习惯,和海龟一样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灾难,成为了存活至今的生物。在那场陨石袭击发生后的一万年内,地球上的植物数量锐减,恐龙的食物越来越少,而恐龙蛋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薄。最终大部分恐龙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小型恐龙,它们进化出了羽毛,成为了新的鸟类,并重新主宰了地球的天空。而沉默不语的鳄鱼,依然在水底静静等待它的下一个猎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PLXAnQBd8y1i3sJr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