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来袭,全国各地断崖式降温!专家说今年暖冬的预测还准吗

2019-11-13   我会种

前几天看网上,大家都在讨论今年的气温不正常,立冬都过了,为什么天还不冷?往年的这个时候棉袄、羽绒服都穿上了!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感受到了大家的疑问,今天“全国断崖式降温”就冲上了热搜,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最近一轮强冷空气来袭,让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最大可达10℃—12℃,人们把这形容为断崖式降温,可以说是很形象了。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至明天,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中东部有小到中雪,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华北东部、东北中东部、黄淮东部、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将先后下降6~8℃,其中吉林东部、辽宁、黑龙江东南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以上;除了断崖式降温外,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

雨雪+大幅降温+大风,仿佛能听见上天在说:这个入冬大礼包够惊喜了吧!这还没完,据中国天气网报道,本周冷空气活动频繁,最低气温低点大多出现在明后两天,最低气温0℃线将推进至华北南部到黄淮北部。冷空气过后,冬季前沿有望扩展到黄河下游。此外,此次强冷空气影响结束之后,15-18日又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大部地区,长江以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部地区下降可达10~12℃。

气温将一降再降,不知道北方的朋友都供暖了吗?秋裤、羽绒服都备好了吗?面对一波又一波强势冷空气的来袭,我不禁想会不会打脸前段时间气象局说今年冷冬概率几乎为零。当然冷冬、暖冬这些气象概念具有严格的科学定义,不会因冬季某段时间气温偏高就说是暖冬,气温偏低就说是冷冬。中国气象局气候专家表示把冬季冷暖分成暖冬和冷冬的依据是:如果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或称气候平均值(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时,就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否则为冷冬。

所以看冬季是否是暖冬或者冷冬,一定要看整个冬季的全国平均气温是否高于或者低于常年值。如果只是冬季里某一时间段出现气温偏高就说是暖冬,隔断时间气温下降,偏低又说是冷冬,那就会出现一个冬季既是暖冬,又是冷冬的笑话。所以气象局说今年冷冬概率为零,也只能等整个冬季过去验证了。

还有就是冷冬和暖冬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说暖冬,整个冬季的气温就一定在10多度,这是不可能的。后面气温还是会下跌的,只是说总体的气温要比以往高上一些,但并不是整个冬季不会冷,所以大家还是要做好过冬保暖问题,尤其是农户,更要提前做好农作物的越冬准备,以免发生冻灾从而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其实对农户来说,对于今年是暖冬的预测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暖冬不用天天开暖气,一年可以节省不少取暖费。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冬天可以集体供暖。虽然现在各地已实行了煤改电或者煤改气,但由此,在取暖方面的支出还是很高的,对靠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比不小开支。

忧的是自己的农作物,尤其是小麦,碰上暖冬之后小麦年前生长速度过快,会导致耐寒能力下降,而且小麦的拔节期也会提前从而影响小麦的整体产量。另外,暖冬还会对果树造成影响,因为暖冬花芽发育提前,导致其耐寒能力下降,一旦在春天遇到了倒春寒就很容易被冻伤,轻者减产重者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