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帝网 雷建平 5月7日报道
水滴公司(股票代码为:“WDH”)今天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2美元,募资约4亿美元。以发行价计算,水滴公司市值近50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38亿元、15.1亿元、30.28亿元(约4.84亿美元);运营亏损分别为1.88亿元、1.95亿元、4.96亿元(约7605万美元)。
水滴公司创始人、CEO沈鹏今日接受包括雷帝网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水滴公司无论从业务运营角度还是业务规模角度,都在快速向前发展。
“盈利不是水滴目前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更加关注业务发展的速度和健康度。”
水滴公司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质疑,比如,如何来解决和理清公益和商业两方面的属性。对此,沈鹏说,水滴公司是一个新生事物,有着比较创新的模式。任何新的模式刚出现,都很难避免产生误解。
“很多创新者都会面临窘境,那就是外界的误解,但这些小误解并没有让我们动摇,我们还是坚定沿着国家大方针、大方向,为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以下是对话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实录核心部分(雷帝网精编处理):
提问:水滴为何选择在这个时机去美国上市?
沈鹏:公司当前还是在一个非常大、并且高速增长的市场里。我们希望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因为我们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敢于投入。同时,我们在进行融资的时候,考虑的不仅是拿到钱,而是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优秀投资人,助力我们业务的发展。
通过在美股上市,水滴有机会触达全球的投资人,在保险科技领域,欧美国家很多投资人看好这个方向。我们选择登陆美美股,希望能吸引到更多元化的投资人。
目前,水滴很多投资人来自中国本土,我们希望吸引不同的外脑来助力。
海外投资人希望找到海外版水滴
提问:能不能介绍一下水滴路演的具体情况。
杨光(水滴联合创始人):我们路演情况还是比较顺利的,这个过程中接触了很广泛的投资机构,包括国内和海外的,这些投资机构类型也非常多元。目前我们能透露的是,整个过程中受到了投资人比较好的支持。整体来看,发行得到了非常踊跃的认购。
不同类型的机构,大家关心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海外的机构,可能更关心中国整体保险市场机会,很多海外投资人关心的是在中国社保渗透率非常高的情况下,商业保险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水滴的业务模式包含不同的产品组合,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非常创新,很多投资机构也比较关心,有没有类似的对标公司。他们希望能够在海外找到跟水滴业务近似的这种公司。
水滴的模式在全球还是比较创新的,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对标模式。我们更多从宏观的市场情况,以及中国老百姓的保险保障需求角度和市场竞争格局的角度来告诉投资机构,我们到底怎样的一家公司,以及我们核心优势在哪里。
这个是很多机构都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市场环境以及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在整个保险行业能创造什么样的机会,以及水滴筹跟水滴保之间的关联度是如何的。
提问:能不能讲讲今天怎么样度过的?
沈鹏:其实最近一个星期排得非常紧,平均下来每天可能只能睡五六个小时。昨天是凌晨四五点休息的,因为前天还在讨论了很久,认购的份额如何分配,直到凌晨四点多还没有达成最终方案。
大家考虑今天白天还需要忙很多事情,同事们就轮流在办公室休息。今天大概九点钟起床,一直到现在。
今天确实很充实,虽然连续一周时间都在忙,但是没有觉得累,还是挺开心。
希望把资金用在更实在的地方
提问:上市之后募集资金是怎么计划使用的?
沈鹏:希望把资金用在更实在的地方,对用户更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后续其中有一部分资金用于科技赋能于我们的理赔,让我们效率变得更高,当用户进行理赔的时候,力争把绝大部分案子用智能系统加人工结合,快速把它处理完成,并且确保足够高的精准度,我们希望科技赋能产业,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个问题,我们本身是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希望随着未来的发展,能够成为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被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认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肯定还会力争有更多的社会担当。
任何新模式刚出现,都很难避免产生误解
提问:水滴公司成立以来,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尤其是水滴筹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可能给公众造成一定的误解,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滴公司是一个公益组织。还有一些人认为,可能水滴公司是借这个公益面貌来牟利,经常有一些误解的声音。现在水滴公司上市,将来如何来解决和理清公益和商业两方面的属性?
沈鹏:水滴公司是一个新生事物,有着比较创新的模式。任何新的模式刚出现,都很难避免产生误解。
首先,水滴筹是水滴公司旗下的一项业务,互联网大病筹款工具,也是一个个人求助平台。我们为了帮助更多经济困难的家庭,让他们减轻负担,我们选择了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承担了平台运营的各种成本,但它不是公益,而是我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同时,我们公司主要收入,当前主要是来自于保险经纪业务,这是我们的经营主业,我们在围绕下沉市场的广大用户和当前主流互联网消费者,联合保险公司提供高性价比商业健康险,我们从中赚取合理的佣金和赋能保险公司,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
总之,我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帮忙,能给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科普。很多创新者都会面临窘境,那就是外界的误解,但这些小误解并没有让我们动摇,我们还是坚定沿着国家大方针、大方向,为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杨光:我也补充一下,第一点水滴筹不是公益组织或者慈善组织,它是我们免费提供给广大患者一个工具。公益组织的模式是先向社会大众进行筹款,再根据项目情况,由公益组织来分配募集资金。
水滴筹显然不是这样的方式,我们是给大病患者提供筹款工具,由大病患者自己获取身边朋友的帮助。我们水滴筹定位是让求助信息更透明,让用户在寻求帮助过程中,通过社交网络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个其实是水滴筹一个定位,水滴筹本身不是公益组织,是一个线上化的工具或者平台,只不过免费服务,所以大家会误解我们是公益。
第二水滴业务是多元的,水滴筹不是水滴公司的全部。就像您刚才说,水滴筹规模非常大,放眼中国互联网行业,像水滴筹这样有3亿多付费用户的平台并没有很多,品牌知名度非常高。所以很多人谈到水滴公司的时候,首先想到水滴筹。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上市,让外界更透明、更清楚了解水滴公司到底是什么模式,很多人都不知道水滴有保险和其他业务。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上市,让大家更清楚了解,水滴公司首先不是一家公益组织,我们水滴公司并不是借助水滴筹来获得收入。
沈鹏:我们的确很容易引起误解,因为这个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创新的。通过这次IPO,我们得到了很多国内外知名投资人的认可。
我们觉得作为中国科技公司还是挺自豪的,后面我们也会继续努力,就是把这些事情能够做得更好。
主要收入来源于保险经纪佣金
提问:营收中知道保费占比大概90%,我想上市之后在收入多元化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或者让它更平均化向其他方面倾斜的想法有没有?再一个上市之后怎么去打造,在保险领域的护城河,把这个护城河建得更高?
杨光:我们当前确实主要的收入来源于保险经纪佣金,水滴保是一家保险经纪平台,通过跟不同的保险公司合作,提供相关保险服务,这个会收取相应的经纪佣金和服务费。
水滴希望中国更多老百姓有保可依,大家可以看过去几年的时间水滴非常聚焦在帮助老百姓提供资金医疗解决方案,无论通过水滴筹还是水滴保的方式,都是在为用户提供医疗资金。水滴筹一直坚持不收取相关费用,它不会对公司产生收入,我们收入来源是来源于商业保险经纪业务。
这个市场机会非常大,而且从每年的全国医疗费用支出中可以看到,当前老百姓需要自费掏腰包的医疗费用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当前聚焦于保险业务的发展,之前也反复表态过希望每个人都做好事前保障,当面对疾病的时候可以更从容、更有尊严的去寻求更好的医疗。
我们先从医疗的资金方向入手,这一点相信互联网保险机会一定是最大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会更聚焦在保险业务上,我们的收入来源确实还是会以保险经纪收入为主。
提问:前段时间水滴互助关停,会不会对公司主力流量来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杨光:首先我们确定希望未来给用户提供更稳定的保障,大家知道,整个水滴互助帮助了2万多个家庭,获得了互助金的支持,创造了社会价值。但是互助业务从长期来讲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它并不是商业保险。
我们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全面、更稳定的保障,对原来的互助计划进行升级,给每一个会员提供了一份商业医疗险,把互助会员转化成了保险用户,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商业保险和健康、医疗相关服务,来延续用户的保障。
从业务的角度来讲,虽然我们互助计划关停了,但是水滴互助平台还会持续运营。同时之前给用户提供的这种保障是通过互助的形式,未来会通过商业保险和医疗、健康服务来替代。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对整个公司用户规模也好,还是从商业收入的角度来讲也好,其实对公司并没有很大影响。
从原来互助计划正式关停计划大概一个月,无论从后台用户反馈,还是从用户运营角度来看,趋势是较为正向的,并没有对我们用户产生什么实际的影响。
提问:有没有具体预期的实际盈利时间表?
杨光:虽然公司当前还没有实现盈利,但公司还是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无论从业务运营角度还是业务规模的角度,都在快速向前发展。
盈利并不是目前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当前我们更关注业务发展的速度和健康度。具体的时间表,还是希望等我们有更明确的盈利指标后,再同步给各位。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