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小学教师年薪最高可达120万!
你别不信,这是《义乌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优秀教师选聘公告》里面给出的待遇。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称,“120万”绝对不是一个噱头,只要满足我们条件的,就可以达到这个年薪。
当然,选聘的条件也够高,比如第一条就是“国内有知名度的教育专家”。
虽然后面也有“县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这样的条件,但恐怕没有前面那些有竞争力。
相信最终能够应聘成功,会有很多诸如省特级教师、五大奥赛省一等奖以上的优秀教练等人才。
总之,你要特别优秀,才能拿到那份高薪。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与120万无缘。
02
虽然笔者没有那样的能力和资历,不会去义乌应聘,但还是从心眼儿里为有教师可以挣这样的工资感到高兴。
有本事的老师挣更多的钱,这是对知识的肯定。
中小学教师不再是穷酸的象征,你只要有本事,也可以挣高薪,照样也是人才,这有助于增加这个职业的美誉度。
所以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乐得看到这样的招聘广告,自己挣不来那份高薪也觉得脸上有光。
03
不过,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则未免让人有些担忧。
一个是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古语说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
作为教育公司,其教师的工资自然最终要来自于对学生的收费。
从逻辑上讲,教师的工资越高,学生需要交的钱越多。
这实际上是一种成本的转嫁,给老师多开工资,只需要向学生多收钱就行了。
只要学校的知名度能上去,学生们都愿意来,给老师开再高的工资也不怕,反正有学生家长的腰包兜底。
二是可能会挤占普通学生的教育资源。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师一年的工资也就几万块。
去义乌干一年相当于干一辈子,这吸引力足够大。
但好教师都被教育公司吸引走了,普通学校的优质师资当然就会流失。
那些读不起高价学校的孩子们,可能会面临更差的师资。
在全国各地,民办学校用高薪吸引师资的事情已不新鲜,已经慢慢对公办学校带来了威胁。
虽然义乌教育发展公司是国企,但恐怕也有类似的担忧。
04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蓉在一项政策建议报告中,曾提到“教育拉美化”这个词。
所谓基础教育的拉美化,就是高收入的家长,看不上公立学校,将孩子送入高收费、教育资源雄厚的私立小学和初中,进而进入优质高中和大学。
而很多公立高中和大学由于享受高额的财政补贴,收费不高。
这就会造成一种现象,有钱人用昂贵的优质小学和初中淘汰穷人,然后上物美价廉的大学。
这对于那些民办学校的发展来讲,无疑是实现了良性循环:好生源带来了好成绩,好成绩又会吸引到更多的好生源。
但对于只能接受普通公立学校教育的孩子们来讲,无疑是一场灾难。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有了这样的倾向。
05
所以,相对于发达地区学校、民办学校用高薪招聘教师,我更愿意看到我们的国办学校,能够用待遇留住教师。
这不仅事关教师的收入,也事关大多数孩子和家庭的未来。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