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范曾师徒画笔下的牛图,平分秋色

2019-07-22   美学与艺术

范曾评说恩师李可染:

可染先生,是我深深景仰的恩师,自少小厕身先生门墙,三十多年来,他博雅深邃的学识、谦逊和蔼的性格、崇高坚韧的品节,无时不黾勉着我,成为我在任何艰难颠厥之中自强不息的典范。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在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语言方式,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它的存在表现了先生俯仰天地,浩然长叹的襟怀,这不是每一个苦学者所可达致的。“生而知之”,我们可以在未来找到科学的答案,而这种天才的存在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只属于为数极少的人物。

李可染《榕荫放牧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其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vs

范增的绘画作品,构图是颇讲求的,望重空间安插,人物之间、人物与其他动物也许物件之间,有先后、高低、摆布的穿插干系,在互相掩映参差傍边,有了场景的真实感。中国画的高妙的处所,虽是散点透视,虽是在二维平面之间造型,但必定要有空间的造境感,否则,总不能萧洒一样通俗文字的条理,实现气韵生动的寻求。

《柳溪归牧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李可染《看山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李可染《柳塘牧牛图》

李可染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

vs

范增《老子出关》

李可染《归牧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放牛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牧牛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浴牛图》

vs

范增《牛》

《杏花春雨江南》

vs

范增《牧牛图》

李可染《放牧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李可染《五牛图》

vs

范增《五牛图》

《牧牛图》

vs

范增《老子出关》

《牧牛图》

vs

范增《五牛图》

李可染(1907.3.26—1989.12.5),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本图文旨在文化分享,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