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压实责任促转型,项目建设再发力。沁源县深入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牢固树立“抓转型项目是第一要务”的鲜明导向,通过集中观摩方式,聚共识、鼓斗志、增干劲,吹响抓项目、促转型的冲锋号角。4月13日,沁源县开展为期三天的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观摩活动,县委书记金所军、县长徐计连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书记,深入多个村镇就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集中观摩。
今年第一季度,沁源县项目建设态势持续稳中向好,该县立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战场都要赢”的总思路,对企业和项目开复工紧抓不懈,做部署、抓落实、求实效。截至目前,开复工项目58个,续建项目31个全部复工;新开工项目27个,总投资37.3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山西乾和源牧业十万只湖羊养殖项目已开工建设,30座羊舍土建已基本完成。长治市级重点项目5个,通洲215万吨综合煤化工项目、省道汾屯线沁源松罗至上滩段改建工程、威德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复工率98%。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绿色沁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火热的项目建设现场,浓厚的项目建设氛围。这是一场项目建设的大比拼,主角是项目,比拼的是质量,观摩的是亮点,竞赛的是速度。观摩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沁河镇城南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法中乡冯村油松大道、彩叶通道建设项目、水泉村文旅融合项目、中峪乡南峪村2000只黑山羊养殖项目、灵空山镇好村好景生态民宿文化旅游项目、沁丰源养殖公司蛋鸡养殖项目、有机肥加工项目、通洲215万吨综合煤化工项目、圣农公司万头育肥猪养殖扩建项目、2020年脱贫攻坚安全饮水清零行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等35个重点项目,通过现场查看、听取项目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各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大家一路看,一路议,一路学,一路比,比出了压力动力,比出了信心激情。
同时,对第一季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护林防火、村容村貌等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确保问题找的准,措施更得力,全面推动各项工程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三天的集中观摩,与会人员充分感受到沁源项目建设的火热氛围,沁源自逼加压,做到了创新突破,做精做细了一产,巩固壮大、做强做优了二产,培育提升、做大做强了三产,在农业调产项目上,各乡镇以龙头企业、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引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切实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在基础设施及民生项目方面,城中村改造、好景生态民宿文化旅游等项目有序推进;转型项目方面,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打牢,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效应显现、发展潜力日益释放。
沁源县将继续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大兴实干之风,奋力推动项目建设再发力、再加力、再提速,真正把项目打造成推进沁源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张文卫)
想知道这些项目的具体情况吗?
小编带你盘一盘
花坡、沁河源风景区旅游公路项目
该项目建设总里程37.466公里。全线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30Km/h,于2017年开工建设,由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南线及支线由山西嘉英华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北线由山西众远交通建设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目前除绵上辛庄段500米因征地原因未贯通外,其余全部完工。
黄土坡隧道项目
省道汾屯线松罗至上滩段改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省道汾屯线王陶乡松罗村K88+700,在K95+700处与现有省道汾屯线重合至终点上滩村北,终点桩号为K96+028.713,路线全长7.294公里。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涵洞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路基宽度12米,全线设隧道1座,长1160米,建筑限界为11 x 5米,利用小桥1座,新建涵洞25道,平面交叉7处,隧道管理站1处,全线采用沥青路面,其中隧道采用复合式路面。
晟途农牧有限公司肉牛养殖项目
该项目位于聪子峪乡土岭底村,占地约10亩左右,2019年村集体养牛场存栏母牛15头,2020年计划购买30头母牛,通过繁殖销售牛崽盈利。项目发展壮大后,可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苜蓿草、青储玉米等农作物500亩,为村民提供生物肥料,增加畜牧业附加值,实现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推动周边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从而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新动能。
沁丰源牧业有限公司蛋鸡养殖+有机肥加工项目
该项目位于聪子峪村东南,占地面积40余亩,现有养殖棚5000余平方米,200立方冷库一座。半自动蛋鸡养殖项目现存栏蛋鸡三万只,日产鸡蛋3000斤,年销售收入三百余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11人,持续带动贫困户23户产业分红,实现利润收入30余万元。
通洲215万吨综合煤化工项目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建设215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捣固焦炉,配套建设备煤系统、2×150t/h干法熄焦装置、化产回收装置、环保设施及公辅设施。项目投入运营稳定后,年总收入可达到65.3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可提供约1800个就业岗位。
伏贵村千亩花椒产业园种植项目
该项目位于郭道镇伏贵村,今年3月13日正式立项,分三期实施,目前一期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占地300亩,种植伏椒12000余株,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余万元;二、三期工程力争在3—4年内种植达到1000亩,种植伏椒40000余株,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产值800余万元。一期工程现已带动贫困户15户16人劳务就业增收,项目投产后,为伏贵村实现小康梦提供产业支撑。
万头育肥猪养殖扩建项目
该项目位于郭道镇龙门口村,是在圣农公司2017年实施的养猪场项目的基础上扩建的,于今年3月份正式开工,占地15亩,建设育肥猪舍、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形成年出栏育肥猪10000头的生产规模。
祥源101万吨新型煤化工项目
该项目是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项新型产业类项目,位于郭道镇绵上村。占地648.8亩,年产101万吨焦炭和10万吨LNG,主要建设101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05米捣固焦项目,配套建设炼焦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化产回收净化装置等的超低排放环保设施,全力打造“焦化转型升级新样板”。预计2021年7月竣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达28.28亿元,带动就业1500人,年利税8.5亿元。
琴山康养文旅项目
该项目位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称号的沁河镇琴泉村,距离县城5公里,占地3000亩,投资1500余万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春有桃花迎细雨、夏有杜鹃满山红、秋有野菊迎风雪、冬有松柏傲霜寒。山上古树参天、层峦叠翠;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既有南方青山之灵秀,又有北方峻岭之雄浑。2020年3月份在这里举办了2020年“绿色沁源好春光 旅游踏青我代言”登高健身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如今这里已成为领导代言地、“网红”打卡地、群众游乐地。
仓储物流园区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沁河镇河西村东侧,占地30亩,总投资1000万元,新建仓储用房7排84间,约6100平方米,商务办公用房1栋60间,约1300平方米,汽修用房30间约1000平米。是集建材仓储、汽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园区。
400亩育苗基地项目
该项目共租用交口乡官军村土地375亩,涉及农户140户,解决官军村及周边村100余名劳动力就业。带动效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土地收益,每亩地每年租金450元—600元;二是每亩地种植用工3000元(培土、做床、放置营养杯等)、后期管护1500元,以上两项合计每亩地收益4950元;三是对贫困户的带动,雇佣官军村贫困户30户40人进行田间管理,每亩管理费用1500元。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每人每年增加收入8000余元,预计今年该项目能给全村带来80余万元收入。
千头肉牛育肥园区项目
该项目位于官滩乡争胜村以东,占地约90亩,入驻争胜、崖头、吉庆、陈家峪集体养殖合作社和众康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5个企业,采取光伏发电加肉牛育肥为一体化的建设模式。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1126平米,饲养区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项目建设投产后可实现年出栏肉牛1000余头,年产值2000余万元,并带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
汝家庄村宜机化农田经济林种植项目
该项目由沁源县美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景凤乡汝家庄村。项目规划种植干果、水果经济林200亩,园林绿化苗木500亩,林下套种中药材500亩,配套建设引水灌溉系统,概算投资7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形式,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巩固脱贫成果,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60人,其中贫困户7户18人,人均务工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汝庄线火烧迹地生态修复项目
该项目是沁源县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的一次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春季造林绿化部署要求的一次具体行动,也是深入推进“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坚持“绿化彩化财化”有机结合,造林模式围绕“生态景观型”展开,打造森林草原防火生物隔离带和生态旅游景观带。通过人工辅助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创造良好的生态、社会、景观效益。现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实施阶段。
来源: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 沁源融媒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