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上周刚写了篇马克龙有复兴戴高乐主义之梦,这位法国总统本周再次语出惊人
几天前,当马克龙接受西方最著名杂志《经济学人》采访时毫不避讳的直言:
因为美国的单边主义,欧美之间十分缺乏协调,北约实际已处于“脑死亡状态”
北约,是美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同盟,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重要的军事同盟,没有之一
马克龙作为欧洲大国的总统,居然毫不避讳的直言,因为美国,北约已经“脑死亡”
而且还是在世界最重要的杂志上说这话,意义可想而知
讲白了,就是马克龙已经完全没有顾忌了,就是要和美国撕破脸了,一心带着欧盟走出一条摆脱美国控制后的,欧洲梦
这个欧洲梦,和“马克龙主义”所构想的理念是一样的,即:
伟大的欧盟必须拥有独立自主的价值观
经济、军事、外交不可过度依附于某个国家或某个群体
此三大领域必须随时留好独自的体系和影响力,以备有朝一日看似友好的国家和团体做出与欧盟利益不合的决策时,欧盟有翻脸的本钱,不会受制于人
马克龙正式宣告其所提倡的“马克龙主义”,始于两周前的“上海进博会”
进博会前,当法国总统专机降落在中国土地上时,中国、法国、欧盟的三面旗帜在寒风中飘摆
马克龙代表法国来出席上海进博会,但他所率领的团队,却有一张十足的欧洲面孔
除了欧盟经贸专员,爱尔兰商务官员,以及德国部长外,他的团队里还包含了许多德国商人,和欧盟其他国家的企业家
在马克龙发表关于全球贸易的演讲中,他将“主语”定义为“欧洲人”,全片演讲很少提及“法国人”
马克龙此举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全球大环境都看衰欧洲,都等着看欧盟分裂他们好渔翁得利的心态下,告诉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
欧盟不会分裂,欧盟不仅不会分裂,还将比过去更团结
马克龙在上海的发言,是说给美国听的,也是说给中国听的,世界上有那么多强权等着看欧盟分裂
毕竟一个团结的欧洲,只对欧洲自己有利
美国恐怕是全世界最希望看到欧盟分崩离析的国家
马克龙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当他在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时,格外坦率
这场采访安排在一个深夜进行,地点是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带着古欧洲范儿的办公室里
60年前法兰西第五共和的第一位总统,“夏尔.戴高乐”也在此办公
也是在这个办公室里,戴高乐在美苏争霸的大环境下,不服美国掌控,提出了著名的“戴高乐主义”
而今时光荏苒,马克龙坐在相同的位置,提出了以欧盟自主为主轴的“马克龙主义”
在面对眼前的记者时,马克龙显得忧心忡忡,他说
你睁眼看看现在这世界上发生的事,这些事你五年前敢想吗?
英国在不断的脱欧漩涡中疲于奔命,拖累欧洲前进的步伐,更让欧盟备受危机
美国在重大战略问题上快速变脸,与欧盟方向完全背道而驰
(注:这里马克龙指四个问题,1,美国退出伊核协议,2,美国退出中导条约,3,美国退出叙利亚,4,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欧洲的命运,完全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完全仰人鼻息
我认为欧洲正处于危险的“悬崖边缘”,如果欧洲人还不能清醒过来的话……未来,欧洲将在地缘政治中消失
我对于我们可能不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深感忧虑
从1990年以后,苏联解体,欧洲就日渐失去了其政治目的,美国显然不再需要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来对付苏联了
欧洲没有军队,欧洲国防军务全在美国的保障下,欧盟也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市场扩张和监管机制上,这给了欧洲人一种“永恒稳定的假象”
就好比一只在笼中的鸟,受到笼子保护,衣食无忧,以为可以这样永远下去
但特朗普的当选改变了这一切,不过我早在特朗普总统当选前就已经指出过,欧洲的脆弱性,在于欧盟活在一个幻想之中
这个幻想迟早会破,不是特朗普戳破他的,也会有其他人来戳破
而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战略快速收缩,实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却对此无能为力,这充分暴露了欧洲的脆弱性
记得第一次我和特朗普总统见面时,我们谈到了难民和IS恐怖分子的问题
欧盟希望和美国一起来应对这个问题,解决不断涌入欧洲的难民问题,解决IS恐怖分子的问题
但特朗普总统的话,令人心寒
特朗普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说
这是你的邻居,不是我的
我想特朗普的意思很明白了,这是你欧洲的事,不是我美国的事
当时我和我的幕僚都很吃惊,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美国总统会对自己的盟友说出这样的话
这是你的邻居,不是我的
那一天,一个词就在我脑子里打转
醒来!
如果欧盟还不能从稳定的幻想中醒来的话,随着美国抽身事不关己,随着中国崛起,那欧盟将会是近代继苏联后第二个在这地球上消失的强权
马克龙随后谈到了更具体的一件事,一件刚发生的事,他说
目前我们都看到了发生的事,美国从叙利亚撤军,这对于欧盟来说,是北约已经“脑死亡”的印证
在美国撤军的这整个过程里,美国和北约盟国之间没有任何一次战略性的会议和决策协调
没有,一次都没有
北约完全被边缘化,像个活死人一样被忽略
要知道美国是在一个和欧盟利益直接相关的地区做出了如此重大的战略调整
但美国却没有和北约盟国商量半句,而且更夸张的事,北约的成员国(指土耳其)居然也在没有任何商量的情况下直接侵略了叙利亚
那你告诉我,北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北约不是脑死亡是什么?
美国说撤就撤,土耳其说打就打,北约完全失去对成员国的控制力
马克龙深深的感到了危机,欧盟的无所作为,北约成员国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完全不受“北约制约”
这里面美国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土耳其显然看到美国可以不顾其他成员的反对说干就干,于是他也就干了
这是马克龙称北约已经“脑死亡”的真正原因
而在这背后,是马克龙一直想建立一个“欧洲军”的野心
2017年马克龙就提出了“欧洲军”的设想,以彻底摆脱美国控制,建立属于欧洲人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权力
马克龙的想法至少在民间,得到了民意支持
上图是2019年5月在欧洲做的民意调查,问题是
你希望我国的国防预算花在哪里,北约还是欧盟
调查结果显示
10%的法国人希望国防预算花在北约,43%的希望花在欧盟
德国人则是18%支持花在北约,33%支持花在欧盟
意大利人19%支持花在北约,33%支持花在欧盟
波兰人41%支持花在北约,21%支持花在欧盟
只能说这份调查表太真实了
法国人最支持欧盟自己搞欧洲军,最反感北约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是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感觉自己搞欧洲军和继续依靠着北约都差不多
最怕“北约解散”的是波兰人,这也不奇怪,作为欧洲和俄罗斯一开战就先牺牲的国家,波兰觉得美国老大哥更靠得住,信欧洲军,不如信美国老大哥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欧洲,各国对于欧洲军的态度
法国是积极想搞欧洲军,实现强大的欧洲梦
德国和意大利则对此态度暧昧
因为二战包袱,德国人对于战争和军事的态度总是很谨慎
而意大利人对于军事战略也几乎不感兴趣,二战时意大利的表现说明了一切
反观以波兰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对于“欧洲军”的态度是,恐惧大于信任
他们害怕北约真的解散,与其说波兰是相信北约,还不如说是相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美国是前提,如果军事保护力量里没有美国,只有个欧洲军,那对于波兰来说,是非常恐惧的
所以波兰人根本不支持欧洲军,他只相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但马克龙是一位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的政治家,他在上海特意出席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揭幕仪式
当他游走在各个展品之间时,提到了自己并不畏惧当今这个时代
马克龙说
这个世界的秩序,正从一个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转向由强权国家来确定秩序的“强权秩序”
简单讲
过去的世界,全球秩序,大家一起坐下来谈
未来的世界,强权秩序,强权国家可以完全不顾小国弱国的利益,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美国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土耳其作为区域强权,效仿了美国
未来,必定还会有更多强权,会这样做
马克龙似乎说的都对,他害怕欧盟沦为一个不能制定规则的“弱角色”,但马克龙他能领导欧洲吗?
要知道,在这几十年里,法国第五共和的总统,都喜欢提出这种对于宏伟世界蓝图的伟大愿景
法国的霸权野心一直很大,但却从来没有实现过
即便马克龙已经在很多场合用“欧盟”代替了“法国”,他甚至频繁使用Europe puissance 这个词(欧洲力量),来强调他所代表的是一个欧洲梦,而非法国梦
但这又何尝不是,将一个“法国野心”塞进欧洲躯壳里的行为呢?
马克龙可能是现在西方世界里,唯一一位还野心勃勃的领导人
特朗普野心勃勃吗?特朗普没有野心,他只想好好的搞自己的单边主义,守住美国“老大地位”,在经济上他打贸易战,在军事上他不断收缩
英国有野心吗?英国脱欧把自己给搞死了,别说野心,能平稳脱欧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看着美国的保守主义,英国脱欧的泥淖,德国因难民而失控的政党联盟,以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政治瘫痪
在西方你还真找不到另一个像马克龙一样朝气蓬勃的政治家了
马克龙正努力将一颗法国野心,塞进欧洲的躯壳里
也只有马克龙,还站在大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全盘问题
自从上任以来,这位40岁的年轻领袖前往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01次外交访问,他试图与全世界的国家和领袖都建立联系
而在欧盟新一届的领导层改选中,一批亲法国的朋友在马克龙的“帮助下”进入欧盟管理层
包括欧盟委员会新主席·冯·德·莱恩
新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
以及新欧洲央行行长的克里斯汀·拉加德
马克龙所试图打造的一个,在欧盟内部的亲法环境已经形成
默克尔在谈到欧洲的安全问题时曾说
我们可以依靠他人的时代已经结束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
应该成立一个“地缘政治”委员会,以便欧盟在碰到地缘政治问题时,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外交策略
(比如欧盟对俄罗斯的战略,欧盟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等)
同时中国也是马克龙能否代表欧洲“统一发声”的绝佳测试
在对中国的议题上,马克龙已经成功拉拢欧洲伙伴,组成一个欧盟代表团与中国进行商贸谈判
马克龙在接受采访时更直接谈到
中国人的外交策略在我们(指欧盟)产生分歧时发挥了很大作用
中国削弱了欧盟的内部分歧,使我们为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而快速做出了妥协和统一
中国,是马克龙实现“统一欧洲”的试金石,未来他将在欧盟内部尝试制定一套可靠的“共同政策”
这一“共同政策”,可以维护欧盟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消弭欧盟在对外谈判中的阻力,使欧盟作为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在对外政策上发挥积极作用
马克龙2017年当选,根据法国宪法,总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也就是说马克龙最多能当到2027年
不过这是最理想的状况,目前马克龙的支持度已经恢复到黄背心运动之前了
但这世上还能不能有不依靠“民粹主义”来当选的领导人呢?
这就必须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在大选中煽动民粹主义,已经成为当代政治的制胜法宝,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手机网络时代,各种含有假新闻的民粹主义煽动讯息,传播起来比病毒还快
但我们仍希望马克龙能连任,毕竟在这样一个政治黯淡的时代,理想主义者,不应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