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晚,传统汽车行业一向是薄弱环节。随着科技力量的纵深发展,汽车行业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这也是国内汽车行业难得的一次“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今年五月,华为设立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联合多家车企成立“
5G汽车生态圈
”,从而树立了智能汽车国产替代的第一面旗帜,引领国内汽车行业转型,也是智能网联汽车驶向新时代的开端。
华为任正非认为
车联网
、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是华为未来三大突破点。可见,车联网在未来科技领域的定位非常关键。
巨大的行业规模以及国产替代的紧迫性是华为设立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的意义所在,也是市场炒作的重心。
根据各大券商研报,我们整理发现,截至目前,华为汽车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得到配置和应用:
其一,
5G 芯片巴龙 5000方面,
已在上汽荣威 Marvel R、广汽新能源 Aion V、北汽ARCFOX α-T等车型配套并量产。
其二,
智能电动(VDC)方面
,已配置上汽 MAXUS EUNIQ5、 EUNIQ6 纯电版等车型;
其三,
智能座舱(CDC)方面,
已配置在比亚迪汉 DM/EV和宋 Pro、新宝骏 RC-6和 E300、 沃尔沃Polestar等车型。
细分产业链可分为:云、管、端,三个环节。
云—云服务
云服务主要是车载娱乐融媒体、自动驾驶训练和华为自研的 OceanConnect车联云服务平台。车载娱乐媒体方面,除了BAT,还有华阳集团、德赛西威(预期)和航通电子。此外,根据36氪此前报道,字节跳动从“锤子”团队中挑选出20人,意图进军车联网,虽处于早期,但预期会紧随BAT,抢占华为汽车云服务市场份额。
据悉,OceanConnect已经在标致雪铁龙新车型( DS7 Crossback) 上进行应用。
管—行业应用
“管”是指为终端用户提供云端服务的综合,是从云到端之间管道的简称。
在汽车ICT中,
通信模块和基带芯片
是实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连接基础。华为依托多年的ICT研发优势,已先后发布了支持4G的车载模块(ME909T)和5G基带芯片巴龙系列(Balong 5000),并预期将在车载终端(LTE-V2X)和路测单元(RSU)中得到应用。
端—智能终端
云服务和管连接是为了在智能终端中得到应用。“端”可分为:智能驾驶(MDC)、智能座舱(CDC)、智能电动(VDC)。
华为智能终端依托两大系列AI芯片(麒麟系列和昇腾系列)和两大计算平台(Atlas和MDC),实现汽车终端智能化落地。
具体的相关上市公司名单见下表:
总而言之,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关键技术从机械向 ICT (信息与通信技术)转变的关键时期,华为在汽车的智能化、数字化等 ICT 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