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氛围好转,不少个股水下拉起,承接力度不错,午后创业板指维持高位盘整态势,一度涨超2%。半导体、光伏、特斯拉产业链领涨,机场、家电、环保板块下跌,北上资金净流出9亿。
创业板18罗汉熄火集体大跌,14股跌超10%,资金回流到主板、科创板、创业板老票,市场回归理性,而下个星期18罗汉就是20%涨跌幅了,明天将是最后的博傻机会。
短期来看,创业板随着注册制新股的上市,股性被激活,成交量放大,创蓝筹和优质成长股机会更大。
长期来看,大肆投机显然不是创业板所倡导的。注册制下,更多优质资产将加速登陆创业板,核心资产将得到更多资金的集中配置,助力A股走出长牛态势。
过段时间复盘再看,核心资产的筹码将会越来越稀缺,最终成为“非卖品”,这就是大势所趋。
今天科技股反扑的很猛,主要还是消费电子的预期爆棚。随着2020年中报披露,GJD持仓情况也有了眉目:从持股风格来看,社保基金持有个股多数分布在医药板块、计算机、信息技术、化工等。证金公司和中央汇金集中在医药制造、计算机、电力等行业。
风格上看,GJD更偏爱医药股和计算机股,科技创新成长股依旧攥在手里。
经过前期的调整,部分医药股已回到或低于合理估值区间,很多优质医药股率先止跌,连续几个交易日站回5日均线上了。
医药股关注四个细分领域:
1、看好业绩确定、防疫需求旺盛的医疗器械领域;
2、消费逐渐复苏、估值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的医疗服务企业;
3、受益于海外供给收缩的血制品领域;
4、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的医药外包优质企业和特色原料药企业。
汽车产业链
由于年初疫情影响,上半年车企累计销量普遍较差,预计半年报发布期间行业将处于波动分化状态。
但是,今年的汽车整体刺激消费措施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比如:工信部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郑州鼓励汽车消费,每车补贴5000元;上海首批换电重卡交车,换电只需3-5分钟等;
从乘联会的周度数据来看,8月汽车销量也较为平稳,整月或将优于去年同期。
后续持续推出更多利好燃油车的可能性较小,整体重心或将放置于利好新能源汽车与调整汽车消费结构方向。
汽车行业涉及分支很多:共享汽车、智能驾驶、燃料电池、锂电池、充电桩等等,市场资金有限,大概率去推动的具有逻辑支撑的三个细分领域如下:
1、市占率持续领先、销售渠道完善的乘用车、重卡整车龙头:
一方面国内汽车行业已经趋于成熟化,行业需求空间有限,优质资产有望借力做大;另一方面技术积累雄厚,车型布局较广,产业链更为布局完善,业绩弹性强,竞争优势凸显。
2、附加值高、有望实现海外替代的零部件行业龙头供应商:
技术优势领先,议价能力较强,有望实现海外替代;
行业升级空间较大,单车价值量有进一步拉升的空间,为零部件龙头供应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新能源汽车,从优质产业链入手(特斯拉产业链、大众 MEB平台),自上而下寻找优质标的:
利好政策多;
产业潜在需求大、业绩爆发力强;
产业链部分关键节点技术壁垒高、突破难度大,技术领先的供应商有望依托产业快速发展扩大规模;
优质车型示范效应下,有望加速电动车普及、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相关零部件国产化进程,进而带动产业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