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发放是遵循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原则,在一定的基础上尽量达到公平、公正。养老金的多少是受很多方面影响的,比如说,在岗的年数、缴纳保险费的年数、物价上涨程度等等;不能只从“工龄比我少7年,职位比我低,”来决定。
每个人的领到的养老金为什么都不一样?
其实我们从养老金的调整原则当中找到答案
定额调整
定额调整体现调整的公平,它规定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差异;
挂钩调整
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按照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缴纳养老金满足一定的年数才可以领到养老金。部分职工没有完全理解“挂钩调整”的含义,认为自己虽然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已经缴纳养老金15年,不想继续交下去。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就大错特错啦,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退休之后可以多得养老金。这也在一方面说明了为什么职位不高,工龄不多领取的养老金却高。
适当倾斜
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对于那些高龄退休人员、家境不是很好的家庭、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都有一定的帮助。适当对这些人群进行倾斜,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水平。不至于在退休之后日子过得很艰难。
总的来说,工龄少7年,并不意味着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少7年,养老保险额度与缴费年限有关,与工龄并无直接联系,不能将工龄等同于缴费年限。而且同一工作单位实行的社保福利制度是一样的,但在不同部门、不同职级、不同工作范围,所实行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不一样的。同时还要记住一点,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月缴费水平越高,基础养老金就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