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汇新城云鹃路(C港-临港北路)道路改建工程位于南汇新城云鹃路南黄日港路到临港大道南路,总长度为1.91公里,由隧道股份路桥集团承建。工程内容为道路改造工程、管廊土建主体工程、内部安装工程以及BIM配合服务工作及因管廊新建而影响的道路路面结构翻新。
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道路
推进生态宜居建设
云鹃路所在的临港地区是上海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收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透水铺装
云鹃路主线为双向两车道,两侧设置有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其中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地表水通过横向盲管排至雨水收集口,雨水能迅速渗入地表,让大自然消化掉这些水分,这样排入地下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少了,积水问题自然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雨水花园
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的雨水则排至机非隔离带,通过雨水花园过滤后汇入雨水收集口,并最终排至雨水市政管网。雨水花园发挥源头蓄存作用,部分雨水在这些设施中停留并得到净化,从而减轻强降雨造成的河水浑浊。
植草沟、旱溪
发挥传输作用,增加雨水排放通道,将道路雨水引入道路外人工湿地,避免雨水滞留在道路内。
种种措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成“城市海绵体”,通过大海绵,小海绵,将水从道路上转移、吸收、汇聚。13号台风“玲玲”入境期间,云鹃路顺利通过了考验,道路全线未出现一处积水路段。
将装配式技术运用到综合管廊
实现绿色、智慧建造
云鹃路综合管廊主体共设两仓,分别为综合仓与燃气仓,两仓将电力管线、燃气管、信息管线以及污水管等工程管线在地下集于一体,可以实现对管线的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将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维修、扩容造成的“拉链路”和空中“蜘蛛网”的问题。
其中,管廊结构标准段及异形段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及现浇工艺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将装配式技术融入城市建设,在确保管廊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绿色环保施工,并加快了施工进度,项目共预制99环预制管廊累计节约工期近3个月。
云鹃路综合管廊对于临港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现了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的有机结合,对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并超前预留了未来管线空间,可以满足城市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