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
大家激动地贡献了一大堆关于庙会的记忆
简直是一个大型的“妖魔鬼怪去赶集”现场
@大毛
小的时候逛庙会,印象最深的就是耍龙的事情,就是请的外地的耍龙队,在初一还是三十,在县城大街上耍。特别恢弘,我爹还把我弄到临街的办公室楼顶上看。然后当时放的冲天炮烟花,冲到了赤膊的耍龙好汉身上,他们第二年就不来了。
@菲
小时候去灯会,觉得每一样东西都是杰作:你看辣个灯,杂个辣么漂亮。前两年去灯会看到了漫威版的灯会.....emmmm.....我手画出来可能都要好看点。
现在都在说年味没有那么浓了,我觉得就是因为庙会少了,规模小了,主办方也不认真了。能把一家人聚齐的固定项目越来越少,肯定就没有年味了噻。
@肥琳
小时候和外婆住在河南,有很多庙会和灯会。可能有和老人在一起生活太枯燥的因素作祟,去庙会赶集成为我过年最大的期盼。我在临时搭建的攀爬乐园被人转晕过,在许多老头围观的表演外挤过,花十元钱巨款套环没套中被揍过。
@马哨儿
小时候看到过花瓶女孩,有那种人头蛇身,人头身体装在花瓶里的女孩。有的是收费看稀奇,有的是让你给她捐款。
其实是利用镜子反射的视觉差实现的。
他们还会编一个故事,比如生我之前我爸爸弄死一只蛇,蛇仙来报仇就把我变成了人头蛇身,爸妈觉得我是个怪物,幸好马戏团收留了我,让我有口饭吃。我朋友家是开火锅店的,第二天他来给我说人头蛇身女长出了手脚在他家吃火锅。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花瓶女孩哈哈哈)
@航
我小时候也遇到过那种花瓶女孩,她非要关灯才出来,我说不行,开着灯你走出来,就一直很好奇为啥老是要关灯,我拽着灯的那个开关,不让他们关,给人急的直接给我退钱了,把我请出来了= = 我就只是单纯好奇,为什么不满足我的好奇心= =
@门牙
庙会和灯会,不是用来吃的吗???
塔子山灯会和武侯祠灯会,那简直是,一吃一路。
听完他们的分享,我想说,虽然年味不浓了,但幸好我们还有可以抢相因的庙会存在啊。人类的本质不就是抢相因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