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沔阳花鼓戏没人唱?别担心,这群90后要挑大梁

2019-12-12   仙桃日报

“十八相送难忘兄,三载同窗难忘情……”12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市沔阳花鼓剧团时,练功房内正传来《梁祝·访友》的唱段。推门而入,只见一群年轻戏曲演员,或是在压腿、或是翻跟斗、或是练习身段……

2013年,为了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沔阳花鼓剧团联合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面向仙桃招收了23名花鼓戏学员,为花鼓戏的传承培养一批后备力量。6年的学艺生涯里,学员们相互帮助、相互成长。

  “我们这个23人的团队,年龄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很团结。”今年20岁的荣胜宇主攻丑角,现在在青年团担任队长,配合剧团老师负责青年团全面工作。

  2013年,市花鼓剧团在胡场二中挑选苗子时,正在读初三的荣胜宇通过面试。可是,家里人死活不同意。“学戏很累,都认为我吃不了这个苦。”2014年,荣胜宇勉强说服了家里人,参加了2014年的面试,走上了学习戏曲的道路。

  “直到入学,我爸妈依旧认为我只是一时兴起,坚持不了多久,甚至连后路都找好了,准备我回来学个汽修的。”荣胜宇说,令他父母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学,就扎扎实实学习了5年。

刚入校的那一年,正好赶上戏曲班学员集中强化训练,晚一年入校的荣胜宇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体力也跟不上高强度的训练,有两次甚至训练晕倒。

  “孩子们太不容易了。”剧团派遣到学校负责学员相关工作的老师熊艳告诉记者,当时他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练习基本功,白天还得学习专业课,腰、腿、跟头、身训、表演、毯子功、声腔、道白……每一样都需要下苦功夫。“特别是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基本功强度很大,看着他们训练都心疼。但也没办法,学戏这个过程谁都要经历。”熊艳说。

  “苦是有点苦,但大家都挺过来了。”荣胜宇说,大家有时候为找一个角色的感情,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找视频看别人怎么练,向老师请教技巧,然后自己再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他坦言,登台演出受到观众和专家认可时,那种喜悦无法言表。2016年,他第一次代表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参加第二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表演剧目《双下山》,获得了知名戏曲艺术家的好评,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剧照

  如今,学员们的刻苦付出,获得了回报。多次集中汇演,赢得了沔阳花鼓戏老艺术家的好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鲁美姣多次感慨:“我们沔阳花鼓戏后继有人了。”


今年11月底,花鼓戏登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而对于学员现在的成绩,熊艳告诉记者:“虽然学习了6年,但总体来说,他们还只具备了登台的基础,他们的责任很重,未来的路还很长。”

(文/记者 谢伯康 通讯员 邓妮妮 图/记者 邓娟、谢伯康)